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

421-005C/9789861269665

ISBN
9789861269665
作者/出版社
*鄭光亮/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4/1

定價NT$ 350
NT$ 315
數量

重量:0.3kg  頁數:704    裝訂:平裝  開數:菊32K  印刷:黑白

繁體校訂:蘇國輝

圖236  
表8

簡介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圖文並茂,深入淺出地分述了肌肉起止點疼痛之常用治療方法,以及頭頸部、上肢、胸背部、腰部、下肢等部位損傷的診斷與治療,並搭配中醫經絡理論,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書中結合作者多年的臨床治療經驗和心得,其獨到的理論觀點與技法,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前言

  本書以解剖基礎知識及生物力學理論和軟組織損傷特點為基礎,總結了近10多年中西醫結合治療各種軟組織損傷疼痛的經驗,結合作者30多年臨床經驗和心得,提出局部與整體(平衡療法)、以痛為腧(標靶治療)、肌肉起止疼痛治療(力學療法)、屈伸旋轉(極限療法)等觀點,與傳統的理療、推拿、按摩有所不同,從大手法到小手法,從整體到局部,從片或條狀到點上,大大減輕了復健師的體力消耗,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為對軟組織損傷治療的一次變革。
  該書共分為12章,圖文並茂,直觀、易學易懂,實用性強,是各大醫學院校的學生、骨外科治療師難得的一本好教材。若有不妥之處,請同行專家指正。

鄭光亮

校訂者序

  本書對身體各部位肌肉在臨床上的檢查、評估、診斷與治療論述非常詳盡,搭配中醫經絡理論,深入淺出地分析肌肉起止點與相關知識,圖文並茂,內容涵蓋基礎與臨床醫學,可廣為中西醫學系、復健、物理治療、職能治療等科系的學生或是臨床醫師、治療師作為診斷治療的參考。
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邀請我審閱本書,於審閱工作盡力做到正確及符合原意,但仍難免疏漏,若有需要改正之處,尚祈讀者不吝賜教,以為再版之改進。

蘇國輝 謹識
物理治療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
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目錄

第1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與生物力學        1
一、肌肉起止點的概念        1
二、肌肉的分類    2
三、生物力學的概念    3
四、肌肉的力學特性    4
五、韌帶和肌腱的力學性質        5
六、常見全身易受損肌群的肌肉起止點    12
第2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學的
        理論基礎        35
一、軟組織損傷    35
二、無菌性炎症    39
三、位移        46
四、沾黏        47
第3章    肌肉關節運動解剖基礎        51
一、關節分類        51
二、關節的解剖基礎    53
三、關節的力學性能    58
四、關節的運動與靜止的時機    63
五、關節運動與靜止的利和弊    64
第4章    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穴的關係    75
一、肌肉起止點與阿是穴的關係        75
二、肌肉起止點與十四經絡的關係    76
三、肌肉起止點與中醫經絡穴位的關係                         98
第5章    檢驗學檢查與肌肉起止點影
        像學檢查        101
一、檢驗學檢查    101
二、肌電圖檢查    108
三、超音波診斷    117
四、體表熱象圖檢查    119
五、X光檢查        123
六、CT掃描  132
七、MRI 137
八、椎管造影        142
九、CT椎管造影  143
十、放射電腦斷層掃描        144
十一、影像學資料的綜合判斷    149
第6章    常用肌肉起止點檢查法        153
一、頸部的檢查    153
二、上肢檢查法    187
三、胸背腰部檢查        286
四、髖部檢查        322
五、骨盆部檢查    366
六、膝部檢查        379
七、踝部和足的檢查    408
八、神經系統檢查        446
第7章    肌肉起止點疼痛治療的常用
        方法        475
一、鄭氏療法        475
二、立體封閉(注射)療法        509
三、刀中刀療法    511
第8章    頭頸部損傷    519
一、顳肌損傷        519
二、咀嚼肌損傷    521
三、頸長肌損傷    524
四、頭長肌損傷    526
五、頸闊肌損傷    528
六、胸鎖乳突肌損傷    531
七、提肩胛肌損傷        534
八、枕下肌群損傷        537
九、斜方肌損傷    540
十、頭夾肌損傷    543
十一、前、中、後斜角肌損傷    545
第9章    上肢損傷        549
一、三角肌損傷    549
二、肱二頭肌損傷        552
三、肱三頭肌損傷        555
四、肱肌損傷        558
五、肘肌損傷        561
六、肱橈肌損傷    564
七、旋前圓肌損傷        566
八、旋後圓肌損傷        569
九、旋前方肌損傷        571
十、橈側屈腕肌損傷    573
十一、尺側屈腕肌損傷        576
十二、屈拇長肌損傷    578
第10章 胸背部損傷  581
一、棘上肌損傷    581
二、棘下肌損傷    584
三、小圓肌損傷    587
四、大圓肌損傷    589
五、肩胛下肌損傷        592
六、菱形肌損傷    595
七、胸大肌損傷    597
八、胸小肌損傷    600
九、前鋸肌損傷    602
十、背闊肌損傷    605
第11章 腰部損傷      609
一、豎脊肌損傷    609
二、腰方肌損傷    612
三、腰大肌損傷    615
四、棘肌損傷    617
五、髂腰肌損傷    620
六、臀大肌損傷    622
七、臀中肌損傷    624
八、臀小肌損傷    626
九、梨狀肌損傷    628
十、股方肌損傷    631
十一、海綿體肌損傷    634
第12章 下肢損傷      637
一、股四頭肌損傷        637
二、股二頭肌損傷        640
三、股內收肌損傷        643
四、股直肌損傷    646
五、內收長肌損傷        649
六、內收大肌損傷        654
七、半腱肌損傷    658
八、半膜肌損傷    661
九、闊筋膜張肌損傷    664
十、膕肌損傷        667
十一、腓腸肌損傷        670
十二、比目魚肌損傷    672
十三、脛骨前肌損傷    675
十四、腓骨長肌損傷    678
十五、脛骨後肌損傷    681
十六、足背肌損傷        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