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經學疾病之分析與診斷

601-045C/ 9789863680413

ISBN/ 9789863680413
作者/出版商 *施永豐/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5/ 1

定價NT$ 350
NT$ 315
數量

重量:0.3kg 頁數:224  裝訂:平裝  開數:18.8*13cm 印刷:彩色

圖:30
表:16

簡介:
    人體的眼睛之所以能運轉自如,其關鍵的原因在於相關的控制神經,而這幾乎佔據了腦神經的一半,其中包含有運動神經、感覺神經、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等,對其構造的複雜性及學習困難度不僅是一致公認,甚至有些如中樞控制的位置或機轉至今仍有待進一步認知。《眼神經學疾病之分析與診斷》一書即是以眼神經相關的構造與路徑,以及疾病特性來重整思考歷程,並藉由脈絡分析來建構診斷的方法,提供作為眼科專業醫療人員閱讀之參考。


思考歷程在基礎科學的研究及臨床醫學的診斷都是很重要的。科技的進步,尤其是近三十年幾乎是跨越了一整世紀的精華。許多新的儀器大大地提升其安全性,並幫助診斷更容易化、更精確化。不過令人擔心的,是許多臨床醫師都直接要求病人去接受最新進儀器的檢查,而忘了先去思考疾病的可能性。有時候經過所有先進儀器檢查才發覺仍無法得到合理的診斷時,要回頭再重新整理思路歷程才發覺有點太遲了。可能是由於病程的進行,也可能是治療法改變了一些症狀,讓診斷更無法明確。
記得以前在學生時代,尚未有像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的造影儀器。每次臨床病理討論會,看到臨床醫師花費了長時間的檢查及思考,只是為了做出一些疾病的鑑別診斷,結果在病理科醫師的最後揭曉下恍然大悟。當時對病理科醫師真的佩服得五體投地。時代是一直在進步,將來更新進的三度空間解析相片都會陸陸續續登場。但,是不是我們就不需要思考的歷程嗎?為什麼以前沒有這些儀器,前輩們還是有辦法診斷出疾病呢?
眼睛就像一台立體的三度空間攝影機,除了可以快速的固定影像,還可隨眼球的快速移動控制自如。這是由於控制眼睛的神經,幾乎佔十二對腦神經的一半;而且這些神經不但有運動神經,也有感覺神經;有交感神經,也有副交感神經的支配;所以其複雜性及困難度是一致公認的。甚至於還有許多神經路徑及中樞控制的位置或機轉仍不很清楚。所以只要去了解這些神經相關的構造、路徑,及疾病的特性,並按部就班地去思考,抽絲剝繭的去分析,還是有辦法將困難的眼神經疾患給予精確的診斷。本書就是想提供一些思考的歷程,希望能藉這本書讓醫師重新建立並重視思考診斷的過程。

目錄
1 視覺不良的評估方法 ........................................................... 1
2 如何去解析視力受損的原因及可能的部位 ................... 17
3 常見的視神經病變 .............................................................. 37
4 短暫性失明 ........................................................................... 53
5 瞳孔不等大和不正常的瞳孔反應 ..................................... 57
6 頭痛及偏頭痛 ....................................................................... 81
7 凝視系統路徑及其障礙 ...................................................... 91
8 眼球震顫 .............................................................................. 121
9 複視 ...................................................................................... 145
10 第四對腦神經(滑車神經)麻痺 ................................. 155
11 第三對腦神經(動眼神經)麻痺 ................................. 161
12 第六對腦神經(外展神經)麻痺 ................................. 173
13 第五對腦神經(三叉神經)麻痺 ................................. 181
14 第七對腦神經(面神經)麻痺 ...................................... 189
15 功能性視覺喪失 ................................................................ 197
索引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