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診技巧-表面解剖學的臨床應用(Palpation Techniques: Surface Anatomy for Physical Therapists)

461-064C/9789863682547

ISBN
9789863682547
作者/出版社
*吳威廷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8/1

定價NT$ 1,200
NT$ 1,080
數量

重量:1.1kg  頁數:432   裝訂:平裝 開數:26 x 18.8 cm 印刷:彩色

譯者:吳威廷.徐幼鈞.黃妤璇.林紘毅.韓亭怡.楊佩瑜

簡介:

近年來,對於臨床檢查和徒手治療介入的需求漸增,而就這兩者的發展卻有需倚賴於對人體表面解剖學的深入了解,才能確實掌握治療的觸點,進而達到真正療效。本書收錄超過800張的全彩圖片,除了說明人體的肌肉骨骼構造外,也提供一些簡易的治療方法,並附上明確與步驟化的診療說明。這是一本讓讀者能輕鬆掌握人體結構而,使觸診定位更加精確,進而提升徒手治療之技術,是物理治療相關領域的學生和臨床執業人員非常實用的參考讀物!

序言:

英文版第一版的序言

Foreword to the First English Edition

長期以來,在臨床實際照顧病人的醫療人員一直盼望著一本教科書,一本致力於人體表面解剖學與理學檢查的書,而本書的出版正好在對的時間點,且符合大家的期盼。

醫療專業人士已見證了臨床檢查和徒手治療介入這兩者逐漸成長的需求,其均需倚賴對人體表面解剖學有深入的了解並能精準地執行相關檢查。因為手術探查的方式不可行,我們必須依賴非侵入性的方式去了解相應的解剖學構造,因此,表面解剖學的技巧對於特定結構的定位變得不可或缺。本書可以做為一份地圖,一份精密定位相對解剖學構造的地圖,藉由介紹一些簡易的方法,指引臨床醫療人員,並補充基礎人體解剖構造和功能上的知識。

作者同時利用分層與區域劃分的方式幫助讀者辨認人體結構,這個統整的方式可引導臨床醫療人員利用相應的深度和與周圍結構的關係去辨認某一個特定的解剖構造。再者,本書針對所有人體主要的肌肉骨骼構造以詳盡且有策略性的方式深入探討,這將會協助臨床醫療人員將肌肉骨骼表面解剖學推廣到整個人體,讓臨床醫療人員可以了解不同區域之間的形態、其中的相似處/相異處有哪些。最後,臨床醫療人員結合書中的知識與實務面,了解到表面解剖學如何直接應用到臨床檢查。

當我們使用表面解剖學的知識並應用在詳盡且系統性的臨床理學檢查時,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確定某病況與某身體部位的影響是否相關。

表面解剖學的基礎是徒手檢查,因此本書可以幫助在徒手治療介入時有正確的結構定位。此外,一名病人對於徒手治療介入的反應可以增加臨床醫療人員對於自身技術的自信,同時幫助臨床醫療人員對人體結構更了解、觸診定位更精確,甚至回過頭來可增強徒手治療介入的效果。

從本書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可以提升讀者在臨床上的自信,同時減少在尋找某部位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作者提供實用的導引,讓臨床醫療人員擁有活體表面解剖學的經驗,增進其臨床實務的成功率,不僅可以輔助他們利用本書的技能,也可以額外幫助他們更成功地應用本書所提及的技能。本書榮登臨床醫療人員常用圖書的第一名,也是連結基礎科學、臨床知識與實務技巧的一本好書。正因為本書的這些特色,可幫助臨床醫療人員成為徒手診斷與治療的高手。

Philip S. Sizer Jr., PT, PhD, OCS, FAAOMPT

教授與執行長

ScD計劃的物理治療執行長

臨床肌肉骨骼研究圖書館

復健研究中心

協聯健康科學所,德州科技大學健康

科學中心

拉巴克,德州,美國

德文版第一版的序言

Foreword to the First German Edition

我們對於肌肉骨骼系統的解剖學與生物力學之了解已經在最近幾十年內增加了數倍,這些新醫學知識的巨幅增長也象徵了醫學整體的趨勢,或許此趨勢也是今日的醫學生在不斷增加的專科之中,醫學知識吸收得愈來愈少之主要原因。相對於醫療新知增長的速度,學生們在基礎醫學訓練時期,學習醫學知識的時間太短太少,更無法仔細且正確地吸收所有的醫學新知,這現象造成全世界所有的醫學系學生分配更少心思於複雜肌肉骨骼系統的學習。在過去的時代,醫學生花費三年學習肌肉骨骼解剖學,反觀在現今的許多醫學院所,只花三個禮拜就想教完所有肌肉骨骼系統!如果我們說:「肌肉骨骼系統在醫學生的教育裡扮演的角色逐漸式微」也不為過!

為了要更有效地檢查和治療病人的肌肉骨骼系統問題,我們必須要能回答兩個基本的問題:疼痛來自於何處?(身體哪一部分生病或受傷?)與造成此疼痛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已經具有詳盡的解剖學知識,讓我們在診斷病人時回答了第一個問題,但只回答第一個問題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有能力提供對病人有益的知識,而這必須仰賴對人體(活體)解剖學的深入研究。請問我們是否留意當應用人體解剖學的知識於病人身上時,視病人為一個活的、且具有感受能力的個體呢?請問我們是否有能力結合解剖學的知識和臨床觸診的感受,並延伸回答病人的問題,讓病人知道疼痛會造成該部位及其周遭的變化?

臨床醫療人員能夠辨認和了解病人對疼痛的描述是十分重要的,這能讓病人感受到他們的不舒服是被理解的。雖然不可能百分之百理解,但活體解剖學的應用可幫助臨床醫療人員做出正確的醫療處置,即使是對全身性疼痛和致敏性疼痛的案例也是如此。

或許醫學的第一中心要點是「要認知病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臨床醫療人員必須解讀病人生理的徵兆與不適,並視之為獨特且具個別性的。當我們需要分辨疼痛最強的位置在哪個結構,並鑑定其疼痛的程度和分級時,人體解剖專業的知識扮演者便扮演一個中心的角色,唯有此刻我們才會提出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病人會感到疼痛呢?

舉例來說,對於腰薦骨盆腔疼痛的病人而言,找到疼痛的來源是很重要的,可能來自臀大肌(屁股大塊肌肉)、多裂肌(背部多條分裂的肌肉)、臀中肌(屁股中間肌肉)或是髂關節的長後韌帶。當我們在觸診髂骨後上棘時,以上這些構造的位置其實很近,只有在仔細分辨後,辨認出最疼痛的位置,才能進而找出造成此疼痛可能的構造。

身為本書——第一本詳細記錄肌肉骨骼系統的活體解剖學的書——的其中一位作者,我十分榮幸看到肌肉骨骼領域的知識有著顯著的進步。相對於第一版(英文版),此版不僅代表我們在正確方向的大躍進,更重要的是也呈現許多詳盡的觸診替代方式,讓我們拓展活體解剖學的知識,進而嘉惠病人。

我誠摯地希望本書可以被廣為接受,並做為協助我們回答下列問題的重要工具書:疼痛來自於何處?什麼造成此疼痛?不僅讓物理治療、骨病學、徒手治療領域的學生和技師受惠,更提升醫學生和臨床醫療人員照顧病人的品質。本書十分適合用來加深我們對人體解剖學的了解,而生物體外的解剖學知識只有在我們能有效地合併活體徒手觸診才能被活用,如欲達成此境界則需要不斷地練習和仔細地觸診。因為活體觸診技巧的精進,將無疑地讓我們在臨床診斷與臨床實務上有所進步,進而提升對病人的照顧。

Prof. Dr. Andry Vleeming,

博士,物理治療師

下背痛與骨盆腔疼痛世界會議的主席,

脊髓與關節中心創辦人,

鹿特丹,荷蘭

英文版第二版的前言

Preface to the Second English Edition

首先,我想對讀者在觸診技巧有強烈興趣這件事,表達我的感謝。讀者會更喜歡本書合併詳盡案例與觸診技巧的步驟性說明,正是因為本書知識的豐富度和不同主題的呈現,讓本書適合作為物理治療的訓練、進修和大學的上課教材。

相對於第一版,此版差異性最大之處在於提供四肢詳盡的解剖學、生物力學和病理學知識。尤其是在實證醫學已經開始影響我們對於物理治療學習的現今,本書將會是不可取代的。當我在蒐集、閱讀相關科學文獻與解剖病理方面的相關文獻時,我很榮幸邀請Dr. Omer CG Mtthijs(物理治療學博士,德州科技大學健康科學中心,拉伯克,德州)共同修改第二版的內容。Dr. Omer CG Mtthijs身為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Orthopedic Medicine雜誌的研究主導者,他加進有關於解剖病理學、文獻以外的實證醫學以及他自己身為物理治療師數年有關於徒手治療與骨科學的經驗,而他的加入無疑是本書的財富,我對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修訂與增添新內容的過程中,因為編入了新的解剖病理學和實證醫學,使我對先前少數不正確的部分做了刪除和調整,而部分新案例的加入也造成第二版與第一版在編排上的差異。

我十分感謝我的學生、合作夥伴與同事對內容與編排的建議,並將這些建議呈現於第二版的修訂中。

最後,本書對於表面解剖學的著墨將鼓勵讀者實行觸診,並在施行這些觸診技巧時能樂在其中。

Bernhard Reichert, MSc PT, MT

目錄:

第一章  基本準則/徐幼鈞、吳威廷 譯  3

 ■ 為何臨床醫療人員需要表面解剖學?      3

 ■ 我們可以從本書學到哪些表面解剖學知識?   3

 ■ 表面解剖學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  3

評估關節或脊椎      3

實施特殊評估和介入性治療前的定位    4

局部治療韌帶或關節囊的基礎       4

 ■ 臨床上的關聯性        4

 ■ 觸診特性   4

 ■ 何時應用表面解剖學?     5

 ■ 先決條件   5

解剖學/地形構造學的背景      5

精準的觸診流程      5

經驗值     6

 ■ 觸診的技巧與阻抗    6

觸診的中心概念      6

觸診時施加壓力      6

觸診技巧 7

觸診骨緣 7

觸診骨突起     8

觸診肌肉 8

觸診肌肉邊緣  9

觸診肌腱 9

觸診韌帶 10

觸診關節囊     11

觸診滑囊 11

觸診周邊神經  12

觸診血管(動脈)  12

 ■ 觸診的工具        13

引導的結構     13

連結線     13

辨認觸診結構的配套措施       13

結構標記 14

執行時的標準姿勢  14

 ■ 問題討論   15

第二章  肩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19

 ■ 肩部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

 ■ 一般定向-後方        22

 ■ 局部觸診-後側        24

 ■ 局部觸診-外側        31

 ■ 一般方向-前方        37

 ■ 局部觸診-前內側    38

 ■ 局部觸診-前外側    40

 ■ 問題討論   50

第三章  肘部複合體/黃妤璇 譯     53

 ■ 肘部複合體的意義與功能 5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5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53

 ■ 一般定向-前側        57

 ■ 局部觸診-前側        57

 ■ 局部觸診-內側        61

 ■ 局部觸診-外側        67

 ■ 一般定向-後側肱骨 74

 ■ 問題討論   76

第四章  手部/徐幼鈞、吳威廷 譯 79

 ■ 手部的意義與功能    7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80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81

 ■ 概論-背側        85

 ■ 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89

 ■ 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93

 ■ 概論-掌側        99

 ■ 掌側軟組織的局部觸診     100

 ■ 掌側腕骨的局部觸診 103

 ■ 問題討論   110

第五章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113

 ■ 髖部與腹股溝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11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1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13

 ■ 局部觸診-外側        118

 ■ 局部觸診-背側        120

 ■ 局部觸診-前側        122

 ■ 問題討論   131

第六章  膝關節/林紘毅 譯    135

 ■ 膝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135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36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36

 ■ 溫度上升之觸診        140

 ■ 水腫之觸診        141

 ■ 局部觸診-前側        142

 ■ 局部觸診-內側        147

 ■ 局部觸診-前內側的軟組織     149

 ■ 局部觸診-外側        155

 ■ 局部觸診-後側        162

 ■ 問題討論   165

第七章  足部/林紘毅、徐幼鈞、吳威廷 譯  169

 ■ 足部的意義與功能    16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171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172

 ■ 足部內側緣的局部觸診     174

 ■ 足部外側緣的局部觸診     183

 ■ 足部背側的局部觸診 191

 ■ 遠端後側小腿的局部觸診 196

 ■ 問題討論   199

第八章  軟組織/林紘毅 譯    203

 ■ 軟組織的意義與功能 20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0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03

 ■ 觸診過程摘要    204

 ■ 起始姿勢   206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06

 ■ 觸診技巧   207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11

 ■ 治療範例   213

 ■ 問題討論   219

第九章  後骨盆區域/徐幼鈞、吳威廷 譯      223

 ■ 骨盆區域的意義與功能     22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23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25

 ■ 觸診過程摘要    233

 ■ 觸診技巧-在骨頭上快速定位  234

 ■ 觸診技巧-在肌肉上快速定位  237

 ■ 局部觸診技巧    241

 ■ 相位與投影        249

 ■ 觸診骨盆-大轉子區域     253

 ■ 評估和治療的訣竅    257

 ■ 問題討論   258

第十章  腰椎/韓亭怡 譯        261

 ■ 腰椎的意義與功能    261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62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63

 ■ 觸診過程摘要    278

 ■ 起始姿勢   278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279

 ■ 觸診技巧   279

 ■ 評估和治療訣竅        284

 ■ 問題討論   289

第十一章  胸椎及胸廓/韓亭怡 譯 293

 ■ 胸椎的意義與功能    293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294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295

 ■ 觸診過程摘要    304

 ■ 起始姿勢   304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04

 ■ 後方觸診技巧    304

 ■ 前方觸診技巧    322

 ■ 問題討論   333

第十二章  頸椎/楊佩瑜 譯    337

 ■ 頸椎的意義與功能    337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37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38

 ■ 觸診過程摘要    352

 ■ 起始姿勢   352

 ■ 困難及替代的起始姿勢     354

 ■ 後方觸診技巧    354

 ■ 側面觸診技巧    370

 ■ 前方觸診技巧    381

 ■ 問題討論   386

第十三章  頭和下巴/楊佩瑜 譯     389

 ■ 簡介   389

 ■ 顳顎關節的意義與功能     389

 ■ 此區域診療上的運用通則 389

 ■ 必備的基礎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知識  389

 ■ 顱骨的解剖        390

 ■ 顱骨的觸診        390

 ■ 下巴-顳顎關節        391

 ■ 觸診顳顎關節    394

 ■ 下巴肌肉的觸診        395

 ■ 問題討論   405

 參考書目       407

 索引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