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圖說舌診-從舌頭診斷全身疾病與食療養生

08080T-002C/ 9789861266343

ISBN/ 9789861266343
作者/出版商 孫豐雷/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10/ 1

定價NT$ 300
NT$ 270
數量

重量:0.25kg  頁數:192    裝訂:平裝  開數:25K  印刷:彩色

圖:125
表:2

簡介:
隨著時代的變遷及國人在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如何提高生活品質保持健康並避免病痛,已是當前最重要的議題。雖然醫學與科技的發展能延長壽命,如果能透過檢視舌像而自我診察,再藉由食補、藥補達到真正的養生即是本書所論述的重點。本書淺顯的文字配合彩圖陳述舌診與中醫的養生觀念,並教導大家如何運用中藥材對症下藥進補的保健知識,一窺中醫的內涵。對中醫藥學工作者或依傳統方式保健的養生者而言,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好書!

監修者序:
中醫(望)舌診是中醫四診(望聞問切)中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之一。每一位中醫師在看病時,望舌與把脈是最常用的診察方法,也是中醫診斷學中最精華的部分。中醫四診是透過醫師的感官,將所得到訊息加以整合分析,配合中醫的辯證論治理論,利用方藥、針灸、推拿、整復的方式,以達到治病目的。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望舌對於辨識疾病的本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也是想要進入中醫領域或了解自己身體狀況的一個踏腳石。中醫養生有導引、食療等方法,經過數千年的千錘百鍊,在理論與實務上提供了很好的經驗,現在歐美國家也積極在學習太極拳、八段錦、穴道按摩等導引健康運動。中醫食療養生強調「藥食同源」,為華人社會根深蒂固的觀念,如冬令進補更為生活節慶的一部份。由於時代變遷及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現代的科技雖延長大家的壽命,但如何提高生活品質則變成更重要的課題。本書作者利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將舌診與中醫養生觀念,以淺顯文字與圖譜讓社會大眾一窺中醫的內涵。本人有幸受邀參與中文繁體版的校閱工作,希望它更貼近國內讀者的習慣,很高興能參與此項活動,也推薦本書給想利用中醫養生的門外漢之最佳學習工具。
陳朝宗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中醫科主任

前 言:
中醫舌診源遠流長,其歷史可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商時代。西元前5~4世紀,著名醫家扁鵲留下了最早的舌診記錄。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舌診的理論基礎。漢.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將舌診作為中醫辨證論治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中指出:「病人胸滿,唇萎舌青……為有瘀血。」把舌青作為診斷血瘀證的依據。問世於宋代的《敖氏傷寒金鏡錄》,載舌象圖36幅,結合臨床,進行病理機制分析,並確定藥方及推測預後,是中醫學的第一部舌診專著。明清時代,隨著溫病學派興起,愈來愈重視「察舌」法。明清以來,圖譜式的舌診專書屢有出現,如申鬥垣所著《傷寒觀舌心法》、張登的《傷寒舌鑒》、王文選《舌鑒》、梁玉瑜《舌鑒辨證》、曹炳章《彩圖辨舌指南》等,使人以圖為鑒,察舌辨病,一目了然,發揮了「法淺而用宏」的作用。民國以降,中醫在舌診現代化和舌象的形成機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認為舌象與身體的微循環、營養狀態、激素水平、胃腸道的功能、唾液腺的功能、藥物的應用等有一定的關係。這些研究有力地促進了中醫舌診的發展。在臨床工作中,中醫仍然應用傳統的舌診理論和方法診治疾病。筆者經常遇到患者提出關於舌象的問題,還有少數患者在清晨洗漱時有擦、刮舌苔的習慣,由此可見部分群眾對舌象的關心。舌象是健康的一面鏡子,若能根據舌象的變化調整日常的起居飲食,針對性地進行個體化養生,對於增進健康,防病治病將具有重要的意義。有鑒於此,我們編寫了《望舌‧識病‧養生》一書,希望讀者能對舌診的原理、意義和方法,以及中醫養生的原則和方法等具有初步和準確的認識,並能據此調整日常的生活起居,選擇合理的食療處方。我們相信,本書將有利於提高人們的衛生保健能力與身心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更有助於老年人延年益壽。曹江鵬同學在舌象圖片收集的過程中作了大量具體且辛苦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在本書編寫的過程中曾遇到不少困難,得益於苑嗣文博士的激勵與幫助,使本書最終得以與讀者見面。由於時間倉促,條件所限,不足之處,望讀者、同道批評指正。
孫豐雷 2005年8月於泉城三省齋

目 錄:
第一章 舌診概論 1
第一節 舌診具有悠久的歷史 1
第二節 認識自己的舌 4
第三節 舌與五臟六腑 5
第四節 望舌能診斷疾病嗎 6
第五節 舌診的方法 7
第六節 舌診的內容 8
第二章 中醫養生概論 10
第一節 中醫養生的發展簡史 10
第二節 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 12
第三節 中醫養生的主要方法 14
第三章 中醫舌診與食療養生 23
第一節 舌色與養生 23
1. 淡白舌∕23
2. 紅舌∕27
3. 絳舌∕31
4. 紫舌∕35
5. 青舌∕38
第二節 舌形與養生 41
1. 老舌與嫩舌∕41
2. 胖大舌∕45
3. 腫脹舌∕49
4. 瘦薄舌∕52
5. 點刺舌∕56
6. 裂紋舌∕61
7. 齒痕舌∕66
8. 光滑舌∕70
9. 舌下絡脈曲張∕76
第三節 舌態與養生 80
1. 強硬舌∕80
2. 萎軟舌∕84
3. 顫動舌∕88
4. 歪斜舌∕92
5. 吐弄舌∕96
6. 短縮舌∕98
第四節 舌苔與養生 101
1. 薄白苔∕102
2. 薄黃苔∕108
3. 白厚苔∕111
4. 黃厚膩苔∕114
5. 白膩苔∕118
6. 黃膩苔∕121
7. 白滑苔∕126
8. 黃燥苔∕130
9. 灰苔∕134
10. 黑苔∕138
11. 剝苔∕142
12. 真苔與假苔∕146
13. 苔之消長∕147
附表  149
附表一 常用中藥性味功用簡介 150
附表二 常用食品性味功用簡介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