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膜激痛點與筋膜治療學手冊(The Manual of Trigger Point and Myofascial Therapy)

461-040C/9789861260273

ISBN
9861260277 / 9789861260273
作者/出版社
*王中傑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4/1

定價NT$ 1,250
NT$ 1,125
數量

頁數:240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彩色

2019.01.10.初版四刷

簡介:
這本手冊提供讀者關於肌膜激痛點(myofascial pain)、骨骼肌肉系統失能(musculoskeletal dysfunction)需如何評估與治療的完整訊息。這本手冊提供讀者友善的閱讀方式並提供臨床工作者快速查閱相關的項目以適合臨床工作者確認並處理筋膜激痛點。
本書的第一個部分包括:有關肌膜激痛點症候群(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syndrome)的理論與研究的現況。許多有用研究來自骨骼肌肉系統失能的病理發生、臨床症狀及身體檢查發現;他們亦拿來當作診斷的標準。治療的方法與技巧也完整一步一步形成。
本書的第二個部分包括:對於容易發生肌膜激痛點的肌肉做說明。每一條肌肉補充2頁的文字與圖解,有助於學生與臨床工作者在學習與實際操作的瞭解。關於肌肉的起始點、終止點、肌激痛點的位置、轉移痛的位置、肌膜牽張運動、正向牽張徵兆及受傷的生物力學機轉皆有豐富的資料提供讀者。有關於治療的技巧、治療的介入及病人居家的運動皆利用詳盡說明的圖解、全彩的照片說明之。
這種新的說明方式與簡潔的臨床參考指導是有助於學生學習肌膜激痛點症候群(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syndrome)的診斷與治療,亦有助於臨床工作者有效的學習與成功的運用此方法處理肌膜激痛點症候群。
Reuben S. Ingber 給予本書的評價如下:本書作者展現對於筋肌膜激痛點重要發展的瞭解。恭喜本書作者達成了這個成就。這個價值更歸功大家對於筋膜激痛點知識上的日益更新與貢獻,使得Drs.Travell 及 Simons的徒手肌激痛點治療更有價值。

序言:
如同其他的醫護專業,在物理治療領域中最迷人的事情之一,特別在於處理「疼痛」。患者因疼痛而感到挫折與煩惱的表情,因為得到治療而感到安適、放鬆及希望。
* 疼痛是對於所有能感受疼痛的生物之一種恐懼的經歷。
* 疼痛與生存相反。
* 疼痛也是促使人們尋找醫生的原因之一。
* 疼痛擁有力量去影響人們生活的四個領域:身體、情緒、心智與社交。
正確診斷
對於所有活著的生物而言:生存是一致的本能,因為疼痛與生存相反。人們嘗試創造不同的機制及步驟來避免疼痛或改變疼痛。對於抵抗疼痛的戰爭而感到無望與厭倦的人,需學習與疼痛一起存活。
由數個不同的醫學專業來診斷疼痛並處理骨骼肌肉系統的失能,這對於病理狀態的處理很有效率,而正確的診斷更是重要。特別是高科技診斷工具的運用,以及正確的診斷對於臨床工作者是一大挑戰。許多患者有身體 (somatic)、身體內臟 (somatovisceral)、身體情緒 (somatoemotional) 的疼痛與失能,這些可能是筋膜肌激痛點症候群。骨骼肌佔所有身體體重的40%,但在許多醫學院中,骨骼肌肉系統卻教的最少。這也許造成筋膜痛大量誤診的原因。物理治療師與其他醫護專業領域在研究肌肉骨骼系統上較為仔細,但筋膜激痛點症候群仍難引起大部分臨床課程的注意。特別是,當其他的治療或診斷無法解決病人問題時,臨床工作者在他們的臨床線索中才找到方向。
正確處理
當正確的肌膜診斷已確立,有效與正確的治療挑戰立即出現。在這主題下,需能正確解決病人的問題。正確的病史症狀詢問能為合適的診斷立下基礎。治療師必須調和合適且正確的治療。治療的方法、治療師手放置位置、乾針的掌握(若需要)、筋膜牽拉的位置、牽拉的程度皆是重要因素,會影響治療的成功。治療的失誤來自小部分病人對於副作用的放大誤解。Reuben Ingber 曾說過:「甚至多牽拉1~2mm 肌肉,可能不能達到預期中的結果,但卻會引起患者不適的症狀」。我們最近評估55歲的女性患者,她曾經經歷過兩次腰椎融合手術。這一次她經歷嚴重下背痛、鼠蹊部與前大腿的疼痛。一位醫生建議他的下背區域 (lumbar paraspinal muscles) 接受botulinum A 的注射。雖然此治療步驟相當有效,但仍屬於侵入性治療,最後患者選擇非侵入性治療方式。他接受我們的評估找到肌激痛點的位置在髂腰肌上。在一連串的治療之後,完全解決患者的問題與症狀,並保留腰椎與骨盆區域的適當功能。顯然的,在他的下背區域 (lumbar paraspinal muscle) 接受botulinum A 的注射結果可能不會好過治療髂腰肌上肌筋膜激痛點。這案例的重點是臨床工作者需有正確的診斷與正確的治療介入才會有好的治療結果。
研究
關於肌筋膜激痛點的研究一直是挑戰。在研究病理組織與電生理的研究領域,已經告訴我們,關於肌筋膜激痛點病理的成因與病理生理學、神經科學已經給予轉移痛型態一些解答。可信度的臨床研究提供臨床工作者面對工作有更大的信心。不幸的,對於肌筋膜治療已被巫毒法術 (voodoo) 治療所傷害。那是沒有任何科學的根據與明確的治療步驟。「只要相信,只要信賴」的態度並不屬於我們。經由這本教科書,公開的討論與驗證肌筋膜的評估與治療領域,我們接受任何有興趣的人的詢問。

Dimitrios Kostopoulos, PT, PhD
Konstantine Rizopoulos, PT, FABS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Silverthorn D. Human Physiology: An Integrated Approach. Upper Saddle Ridge, NJ: Prentice Hall; 1998.
2. Ingber R. Myofascial Pain in Lumbar Dysfunction. Philadelphia, Pa: Hanley & Belfus Inc; 1999.

他序:
對於參與治療肌肉骨骼醫學的臨床執業者而言:需持續研究更新、更進步的觀察方法與分析方法來增進對於這領域的學習與教導他人。筋膜失能 (Myofascial dysfunction) 的觀念由Drs.Travell 及 Simons 提出至少二十年之後,出現一個新的評估及治療的方法。但肌肉受傷的位置及機轉,至今並未完全闡明。
本書作者提供有價值的觀點來評估及治療病人的肌肉骨骼失能。而在診斷評估中加入「受傷的生物力學」概念,對於臨床執業者是非常具有價值的,也是未來的研究方向。Kostopoulos 及Rizopoulos對於治療肌肉失能的概念是有系統的評估,也是有系統治療肌肉失能的基礎。借用藥理學上的概念,在處理筋膜失能而需牽拉肌肉的允許劑量是狹窄的,對於病患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必須提出忠告,並留意正向牽拉徵兆出現。
本書作者展現對於筋肌膜激痛點重要發展的瞭解。恭喜本書作者達成了這個成就。這個價值更歸功大家對於筋膜激痛點知識上的日益更新與貢獻,使得Drs.Travell 及 Simons的徒手肌激痛點治療更有價值。

Reuben S. Ingber, MD
Diplomate of the American Board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Past Chairman of the Myofascial Pain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New York, NY

目錄:
關於作者 iii
自序 v
他序 vii
校閱者序 ix
關於這本書 xi
謝辭 xiii
Part A 理論 (Theory)
第 一 章 肌筋膜激痛點:透視歷史 3
第 二 章 針灸與肌激痛點治療 7
第 三 章 肌肉-神經生理學及收縮 11
第 四 章 肌筋膜激痛點的病理學 19
第 五 章 臨床症狀及身體發現 25
第 六 章 轉移痛形態的作用機制 33
第 七 章 肌筋膜激痛點的分類 37
第 八 章 受傷的生物力學 41
第 九 章 肌筋膜的診斷 45
第 十 章 肌筋膜的治療 51
第十一章 肌筋膜激痛點永存的因子 59
第十二章 肌激痛點乾針 63
第十三章 肌激痛點與筋膜治療的禁忌症 67
第十四章 Part A複習問題解答 71
Part B 肌肉區域 (Muscle Regions)
頸椎區域 (Cervical Spine Region)
胸鎖乳突肌 (Sternocleidomastoid) 78
斜角肌 (Scalenus) 80
頸長肌 (Longus Colli) 82
二腹肌 (Digastric) 84
枕下諸肌 (Suboccipital Muscle) 86
頭夾肌與頸夾肌 (Splenius Capitis and Cervicis) 88
上斜方肌 (Upper Trapezius) 90
提肩胛肌 (Levator Scapulae) 92
顳頜關節區域(Temporomandibular Joint Region)
嚼肌 (Masseter) 96
顳肌 (Temporalis) 98
外翼肌 (Lateral Pterygoid) 100
內翼肌 (Medial Pterygoid) 102
肩膀區域(Shoulder Region)
闊背肌 (Latissimus Dorsi) 106
大圓肌 (Teres Major) 108
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110
棘上肌 (Supraspinatus) 112
棘下肌 (Infraspinatus) 114
胸大肌 (Pectoralis Major) 116
胸小肌 (Pectoralis Minor) 118
三角肌 (Deltoid) 120
鎖骨下肌 (Subclavius) 122
胸肌 (Sternalis) 124
上肢區域(Upper Extremity Region)
肱二頭肌 (Biceps Brachii) 128
肱三頭肌 (Triceps) 130
肱橈肌 (Brachioradialis) 132
旋後肌 (Supinator) 134
旋前圓肌 (Pronator Teres) 136
尺側屈腕肌 (Flexor Carpi Ulnaris) 138
橈側屈腕肌 (Flexor Carpi Radialis) 140
橈側伸腕肌(長肌與短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longus and Brevis)] 142
尺側伸腕肌 (Extensor Carpi Ulnaris) 144
伸指肌 (Extensor Digitorum) 146
伸食指肌 (Extensor Indicis Proprius) 148
外展拇短肌 (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150
屈拇短肌 (Flexor Pollicis Brevis) 152
內收拇肌 (Adductor Pollicis) 154
對掌拇肌 (Opponens Pollicis) 156
腹部區域 (Abdominal Region)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160
橫膈 (Diaphragm) 162
胸腰區域 (Thoracolumbar Spine Region)
大菱形肌 (Rhomboideus Major) 166
中、下斜方肌 (Middle and Lower Trapezius) 168
胸髂肋肌 (Iliocostalis Thoracis) 170
腰髂肋肌 (Iliocostalis Lumborum) 172
腰椎區域 (Lumbar Spine Region)
腰方肌 (Quadratus Lumborum) 176
髂腰肌 (Iliopsoas) 178
臀大肌 (Gluteus Maximus) 180
臀中肌 (Gluteus Medius) 182
臀小肌 (Gluteus Minimus) 184
黎狀肌 (Piriformis) 186
下肢區域 (Lower Extremity Region)
內收大肌 (Adductor Magnus) 190
恥骨肌 (Pectineus) 192
闊筋膜張肌 (Tensor Fasciae Latae) 194
股直肌 (Rectus Femoris) 196
股內側肌 (Vastus Medialis) 198
股外側肌 (Vastus Lateralis) 200
股中間肌 (Vastus Intermedius) 202
股二頭肌(長頭與短頭)[Biceps Femoris (Long and Short Heads)] 204
半腱肌與半膜肌 (Semitendinosus and Semimembranosus) 206
膕肌 (Popliteus) 208
腓腸肌 (Gastrocnemius) 210
比目魚肌 (Soleus) 212
脛前肌 (Tibialis Anterior) 214
脛後肌 (Tibialis Posterior) 216
腓骨長肌 (Peroneus Longus) 218
腓骨短肌 (Peroneus Brevis) 220
第三腓骨肌 (Peroneus Tertius) 222
伸趾短肌 (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 224
屈拇趾短肌 (Flexor Hallucis Brevis) 226
屈趾短肌 (Flexor Digitorum Brevis) 228
掌方肌 (Quadratus plantae) 230
內收拇肌 (Adductor Hallucis) 232

索引(Index)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