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疾病手冊:診斷與治療(Concise Guide to Mood Disorders)

8519M-001C/9789861265438

ISBN
9789861265438
作者/出版社
*丁宜芬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9/1

定價NT$ 390
NT$ 351
數量

頁數:320    裝訂:平裝  開數:18.7 x 11 cm  印刷:黑白

簡介:
本書蒐集之情感性疾患的診斷、病理、病程與治療的說明及解析,均源於眾多研究與相關繁雜的資訊,經擷取其最精華的部分匯集而成。目前市面上類似出版品所欠缺卻十分重要的情感性疾患之生理機制部分,書中亦有深入探討。為了方便閱讀與攜帶,書本採輕巧的口袋書方式設計,易於隨手查詢與使用。廣而深的內容並配合簡要易懂的圖表,非常適合醫學院學生及相關從業人員選讀。

【序言】
關於情感性疾患所激增的大量資訊,雖然提供臨床工作者治療上常見問題的重要契機,但有時也讓人感到訊息的過度氾濫。本書濃縮並整合回顧了現今關於情感性疾患病理學、心理學和治療方法的重要知識。首先簡短回顧情感性疾患的流行病學,再討論診斷的複雜性,並解釋向度式的診斷方法如何補足傳統類別式診斷方法的缺點。接著探討情感性疾患的病因學,最後有詳細討論身體化和心理社會治療方法,以及可能的治療結果。
任何一本簡要指導手冊都會面臨如何從複雜資訊中抽取出最必要且易懂之觀念的挑戰。而這點在討論情感性疾患時又顯得特別重要,對於診斷情感性疾患的新想法,具有改變傳統上對情感性疾患的理解和治療計畫的潛力。現今在分子生物學的新觀念,促成人們對於其他醫學疾病的病程進展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些觀念不但可能解釋為何情感性疾患隨著時間演進變得更為複雜,和對治療無效,且報告更有效、精確治療方法的進展。
本書侷限參考文獻的數量做重點回顧和研究;一份完整的醫學文獻摘要可能需要以一整本書來呈現。若讀者對於完整的參考文獻有興趣,可以和APPI出版社連絡索取。我們衷心期待精簡的摘要手冊,對於在現實環境中沒有時間大量回顧研究資料的讀者,在處理情感性疾患患者時能有所裨益。

【譯者序】
首先感謝合記圖書出版社讓我們有機會翻譯本書。在眾多心理治療方面的書中,本書引用非常多的研究介紹情感性疾患,廣而深的編寫方式非常適合醫學院學生選讀。本書尤其著重在情感性疾患的生理機制部份,這部份是現在市面的中文書中比較缺少卻重要的部份。
本書從情感性疾患的診斷、病理、病程到治療都介紹得很詳細卻不囉嗦,精要式的寫作,對一個對情感性疾患完全漠生的學生來說,可以帶給他們一個大概念。本書畫出一個大地圖,讓學生們知道他們現在所學的是在哪一個階段,又要往哪裡去,而不會迷失在這個複雜的醫學疾病裡。
最後誠心的希望,所有想了解情感性疾患的學生及社會大眾,可以從本書獲得對情感性疾患正確且深入的了解,並解除社會大眾對情感性疾患的不正確觀念,謝謝。
丁宜芬 周嘉娸 黃智勇

【監修者序】
情感性疾患─一種既常見,卻又陌生的疾病。
我們真的認識憂鬱症嗎?
2007年10月董氏基金會公布大學生憂鬱情緒與求助行為調查,自認嚴重到需求助的憂鬱情緒比率達25.7%,以全台132萬大專生推估,恐有33萬大學生感到憂鬱。
當問到憂鬱症的原因時,九成五認為是「受到壓力、挫折、打擊而產生」,67%認為沒有任何原因也可能罹患;但有14.9%認為「是有不乾淨的東西附身引起」;認為「代表受未知力量掌控」占24.9%。願意到學校外找醫師的大學生有1.7%,到學校輔導中心求助的約有2.3%。
這些數值讓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頗為驚訝,因為自從數年前藝人大S公開承認她得了躁鬱症(第一型雙極性疾患)後,許多民眾到門診來都直接問醫生自己是不是得了躁鬱症。後來陸陸續續有許多演藝人員公開談論自己的憂鬱症和治療情況,媒體的傳播和介紹讓我在診間要向病患解釋憂鬱症時的困難度已經明顯減少。但面對這些數值與認知,我想到兩個可能的解釋,第一、填答問卷的學生態度有問題,第二、我國的大學生對於憂鬱症等精神疾患真的很陌生。
為何要認識憂鬱症或情感性精神疾病?
每天翻開報紙,都可以看到自殺、攜子自殺、謀殺後再自殺等驚心動魄的新聞。自殺已經名列十大死因之一,2001年造成的死亡人數約2,187人(死亡率12.4%),2003年造成的死亡人數約3,195人(死亡率14.2%),到2005年則暴增到4,282人(死亡率18.8%)。
根據過去研究顯示,企圖自殺者中有90.1%患有一種以上的精神疾患,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情感性疾患(勝算比33.4),這個數值的意思就是說患有情感性疾患者自殺的發生率是一般人的33倍。假如要減少肺癌應該鼓吹戒菸,那麼要防範自殺就一定要治療情感性精神病。
再從情感性疾患盛行率的觀點來看,重鬱症終生盛行率女性約20%,男性約10%。第一型雙極性疾患的終生盛行率約1%。這麼高的盛行率是暗示我們,這個疾病不是發生自己身上,就是發生在周圍的親朋好友身上。所以對於它應該要有基本的認識。
異常的情緒變化就是生病嗎?
認識我們的情緒是否生病並不容易,常常涉及文化風俗與次文化間的差異,依照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精神疾患診斷與統計手冊中 (DSM-IV) 定義,我們必需先找出是否存在有「異常情緒」(或稱為情感性發作,mood episode)。在已經被認定的情緒異常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重鬱發作、躁狂發作、混合發作、輕躁發作。要先確認異常的種類,再判斷嚴重程度是否達到社會職業功能缺損,才能判定是否生病。本書中詳盡地介紹情感性疾患的診斷邏輯。
情感性疾患的全貌為何?
依照DSM-IV定義,情感性疾患是數種以「情緒異常」為主之疾病集合,包括三大類:
1. 「憂鬱性疾患」分別是重鬱症、低落性情感疾患、其他未註明之憂鬱性疾患。
2. 「雙極性疾患」分別是第一型雙極性疾患、第二型雙極性疾患、循環性情感疾患、其他未註明之雙極性情感性疾患。
3. 「其他情感性疾患」分別是一般醫學狀況造成的情感性疾患、物質誘發之情感性疾患、其他未註明之情感性疾患。
這些生硬的專有名詞想要瞭解並不容易,本書中對於第1和第2類疾病的病症、病因、治療與預防都有討論,閱讀本書是認識這些疾病最快速、有系統的方法。
情感性疾患是可以治癒的嗎?
情感性疾患可能與外界壓力有關,是無庸置疑的。患者常告訴我,靠自己想開些就好了。但問題是情感性疾患之所以稱為「疾患」,就是它往往已經超越個人可以調控的範圍。就像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只調整生活作息、飲食和運動,並無法將血壓、血糖全都控制在正常值之內。情感性疾患也無法「只」靠調整生活、敞開心胸、運動就可以痊癒。由專業人士進行的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能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情緒狀態,免受抑鬱和狂躁等情緒所苦。
2007年Burton研究顯示,患有憂鬱症的員工中,不遵從急性期抗鬱劑治療者發生短期失能 (shirt-term disability) 的比例比遵從醫囑者高38.7%,在維持性(長期)治療中這個比例是46.1%。因此接受急性期或持續性治療,是避免失能最重要的方法。雇主要節省非必要支出,就應該協助、鼓勵員工接受完整治療。
本書中詳細說明各種治療的適用時機與優缺點,可以幫助有興趣的民眾與初入門的專業人士,以最快的方式得到廣泛且具科學驗證的資訊。
身為第一線心理衛生工作者,忙於診間病患和教學研究,無法親自撰寫衛生教育文章與編撰教材,而要求實習的醫學生、心理系、社工系同學研讀原文資料,心中常存愧疚。感謝丁宜芬、周嘉琪、黃智勇同學願意花時間將這本簡短,但全面性的專業小書翻譯成中文,讓大家有機會在較短的時間內吸收完整知識。去除語言藩籬後,可以有多一些時間去思考人生意義,並與親愛的人相處,這三位譯者實在是功德無量。希望讀者能夠藉由本書更認識情感性疾患和正確有效的治療方式,不但助人也幫助自己,擁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陳紹祖
謹誌於花蓮慈濟綜合醫院

【目錄】
指導手冊叢書介紹 iv
序言 v
譯者序 vii
監修者序 viii
導論 xxi
第一章 情感性疾患的診斷 1
內生型和反應型憂鬱症 2
診斷及DSM-IV-TR 4
單極性及雙極性情感疾患 8
特定的情感性疾患 12
重鬱症 13
未獲診斷的憂鬱症 14
慢性憂鬱症 16
低落性情感疾患 16
輕鬱症 22
雙重憂鬱 22
亞憂鬱症 23
精神病性的憂鬱症 27
更年期憂鬱 30
產後憂鬱 30
反覆發作的短期憂鬱症 31
雙極性情感疾患的亞型 32
短期輕躁狂 33
雙極性憂鬱症 33
循環性情感疾患 34
混合發作的雙極性狀態 34
快速循環 36
未獲診斷和未達症候群的雙極性疾患 38
季節型情緒疾患 40
循環性精神病 43
次發的情感性疾患 44
兒童及青少年的情感性疾患 45
情緒疾患和創造力 57
類別式和向度式的診斷方式 59
共病性 60
一般醫學疾患 61
焦慮疾患 63
物質使用疾患 65
精神分裂症 66
人格疾患 67
參考文獻 68
第二章 情感性疾患的病理學 77
遺傳因素 77
家族研究 78
雙胞胎研究 79
領養研究 81
連鎖研究 81
影像研究發現 85
腦室血流的發現 88
神經病理學 89
腦波發現 89
生物標記和測驗 90
合成醣皮質素抑制測驗 90
甲狀腺釋放激素刺激測驗 92
異常的日週期節律以及睡眠 94
生物性檢驗的臨床應用 97
神經傳導物質 98
生物胺 99
P物質 107
神經傳導物質系統的互動 109
次級傳訊者 111
其他胞內功能的改變與藥物效果 114
心理因素 115
對喪失的異常反應 115
其他心理動力理論 117
人際理論 118
認知理論 118
習得無助 120
行為理論 121
參考文獻 122
第三章 情感性疾患的病程 129
單極性憂鬱症 129
雙極性疾患 134
實際上的結果 137
情感性疾患發展的原因 138
參考文獻 144
第四章 情感性疾患的生理性治療 147
憂鬱症的治療 147
抗鬱劑藥物 147
抗精神病藥物 158
電氣痙攣治療(電療) 160
反覆性穿顱磁刺激 163
人工的光照療法 164
新的治療法 165
雙極性疾患的治療 169
藥物 169
電療 184
反覆性腦部磁脈衝波治療 186
新的治療法 186
參考文獻 188
第五章 情感性疾患的心理治療 199
認知治療 200
人際療法 203
家族治療 207
行為治療 207
心理動力療法 209
增強動機和預防復發 210
有效憂鬱症心理治療之特色 210
結合治療: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 211
參考文獻 214
第六章 單極性憂鬱症的整合治療 217
重鬱症 219
低落性情感疾患和慢性重鬱症 230
再發性短期憂鬱症 231
季節性情感疾患 231
兒童和青少年的單極憂鬱症 232
單極性憂鬱症的維持治療 234
管理式醫療的趨勢 239
參考文獻 240
第七章 雙極性疾患治療的整合 243
情緒圖 243
躁症 244
雙極性憂鬱症 249
混合型與快速循環雙極性疾患 254
雙極性疾患的維持性治療 259
維持治療的問題 263
在小孩與青春期的抗躁劑 265
參考文獻 266
後記 270
索引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