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漢對照全身經穴應用解剖圖譜

422201-001c/ 9789861263335

ISBN/ 9789861263335 作 者/ 出版商*嚴振國/ 合記出版年代/ 版次2006/ 1

定價NT$ 850
NT$ 765
數量

頁數:183    裝訂:精裝  開數:16K  印刷:彩色

圖:197

簡介:
雖然現代西方醫學進步一日千里,但擁有悠久歷史的中醫針灸學不僅沒有被淘汰,反而因其療法較不傷身而更加受到注目。本書作者將針灸學的名詞加上英文對照,且提供大量的彩色照片,在照片上標示出經絡針灸穴位與人體解剖學的相關位置,對於所有想研究針灸學的人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前 言:
《(英漢對照)全身經穴應用解剖圖譜》是一部大型人體經絡、穴位和解剖結構彩色攝影圖譜。針灸治病必須通過體表的穴位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從而發揮作用。因此,如何準確掌握穴位位置、定穴方法和穴位的解剖結構是取得並提高針灸療效的一個重要環節。
長期以來,我在經穴斷面解剖學、經穴層次解剖學、經穴CT掃描圖像解剖學、穴位的顯微結構以及穴位的立體構築等方面做過系統的研究工作,這是針灸學、解剖學、組織學與CT放射學相結合的跨學科工作,體現出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的特點。
本圖譜是以中國頒布的針灸穴位標準化方案《經穴部位》為依據。《經穴部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由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發佈(1990年9月),中國國家標準化出版社出版,此方案在公布之前,得到參加鑒定的針灸界和解剖學專家、教授們的公認。本人是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和領導的“經穴部位與解剖”課題研究組成員。此項課題研究成果獲得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本人獲得該獎榮譽證書。
本人多年來曾出版過大量針灸穴位解剖圖譜或專著,插圖均以繪圖形式表現,而本圖譜的經穴採用人體模特進行彩色攝影,穴位結構採用人體標本進行彩色攝影,這在國內外還是首創。
本書以圖文對照形式,較細緻地描述了穴位結構特點、穴位定位、針刺法、主治、進針層次等,並對某些鄰近重要器官的穴位均標明其安全針刺的深度、方向、角度,以免臨床上盲目針刺而發生意外。此外,還介紹了電子計算機體層掃描攝影(CT)在針灸穴位上的應用、穴位的顯微結構、穴位針感的各種感受器、穴位組織化學等有關穴位的最新研究資料。本書的全部資料,均由本人提供。
本圖譜可供針灸醫師、中醫院校和衛生學校師生以及自學針灸者應用與參考。
本圖譜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祈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嚴振國

校訂者序:
隨著台灣與中國大陸接著進入WTO,地球村趨勢也越來越明確,我們的國粹中醫針灸學,當然也必須推廣至整個地球村。嚴振國教授以其獨到思維,試圖將中醫針灸學發揚於世界,以中英文對照、結合彩色人體照片發表著作,令人折服。
針灸療法藉由針刺與溫熱刺激體表穴位,來疏通經絡、調節氣血,發揮功效;而這些治療方法的療效關鍵,則取決於正確取穴與熟悉針灸過程中相關的解剖構造。而這本《(英漢對照)全身經穴應用解剖圖譜》正好提供了大量經過篩選的彩色照片,在照片上標示出經絡針灸穴位與人體解剖學的相關位置。
這本書內容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提供人體模特兒的全彩照片,在照片上標示出主要經絡穴位的位置,藉著經絡一系列地由全身觀到局部觀。第二部分則呈現軀幹主要針灸穴位的橫切面解剖圖,並把針灸穴位內部主要構造標示出來。第三部分選取一些常用或有危險性的針灸穴位,在解剖照片與繪圖上標示出針灸過程,並強調要避免傷及的解剖結構。此外,本書也同時提供詳細針灸穴位的生理位置、針灸技巧、進針方式、功效、主治、層次解剖及注意事項。預期這本圖譜能作為世界上臨床針灸醫師與傳統中國醫學院師生,正確取穴與增進自信的好幫手。
本人希望這本書能鼓勵更多學生從事針灸療法,來造福更多的病患。雖然對內容做過多次校正,但自感才疏學淺,疏漏之處,仍請諸位先進不吝賜教。 戴有志

目 錄:
第一章 全身經穴圖
■ 第一節 解剖和立正姿勢經穴圖 1
圖1-1(1) 解剖姿勢前面經穴圖 1
圖1-1(2) 解剖姿勢後面經穴圖 2
圖1-1(3) 立正姿勢前面經穴圖 3
圖1-1(4) 立正姿勢後面經穴圖 4
圖1-1(5) 立正姿勢左側面經穴圖 5
圖1-1(6) 立正姿勢右側面經穴圖 6

■ 第二節 健美姿勢經穴圖 7
圖1-2(1) 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經穴圖 7
圖1-2(2-1) 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圖 8
圖1-2(2-2) 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陽膀胱經頭頸部經穴圖 9
圖1-2(3) 足陽明胃經、手厥陰心包經經穴圖 10
圖1-2(4) 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經穴圖 11
圖1-2(5) 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經穴圖 12
圖1-2(6) 足少陰腎經、任脈經穴圖 13
圖1-2(7-1) 足少陽膽經經穴圖 14
圖1-2(7-2) 足少陽膽經頭頸側面經穴圖 15
圖1-2(8-1) 督脈經穴圖 16
圖1-2(8-2) 督脈頭部經穴圖 17
第二章 局部經穴圖
■ 第一節 軀幹前面經穴圖 18
圖2-1(1) 軀幹前面經穴圖 18
圖2-1(2) 軀幹後面經穴圖 19
圖2-1(3) 軀幹左側面經穴圖 20
圖2-1(4) 軀幹右側面經穴圖 21
圖2-1(5) 胸前部經穴圖 22
圖2-1(6) 腹部經穴圖 23
圖2-1(7) 背部經穴圖 24
圖2-1(8) 腰部經穴圖 25
圖2-1(9) 胸部側面經穴圖 26
圖2-1(10) 腰部側面經穴圖 27
圖2-1(11) 腹部經外奇穴圖 28
圖2-1(12) 會陰部經穴圖 29

■ 第二節 頭頸部經穴圖 30
圖2-2(1) 頭頸前面經穴圖 30
圖2-2(2) 頭頸後面經穴圖 31
圖2-2(3) 頭頸左側側面經穴圖 32
圖2-2(4) 頭頸右側面經穴圖 33
圖2-2(5) 頭頂部經穴圖 34
圖2-2(6) 頸前部經穴圖 35

■ 第三節 上肢部經穴圖 36
圖2-3(1) 上肢前面經穴圖 36
圖2-3(2) 上肢後面經穴圖 36
圖2-3(3) 上肢橈側經穴圖 37
圖2-3(4) 上肢尺側經穴圖 37
圖2-3(5) 腋區經穴圖 38
圖2-3(6) 上肢前內側經穴圖 39
圖2-3(7) 上臂前面經穴圖 40
圖2-3(8) 上臂後面經穴圖 40
圖2-3(9) 上臂前內側經穴圖 41
圖2-3(10) 前臂前面經穴圖 42
圖2-3(11) 前臂後面經穴圖 42
圖2-3(12) 前臂前內側經穴圖 43
圖2-3(13) 手後內側經穴圖 43
圖2-3(14) 手掌部經穴圖 44
圖2-3(15) 手背部經穴圖 45

■ 第四節 下肢部經穴圖 46
圖2-4(1) 下肢前面經穴圖 46
圖2-4(2) 下肢後面經穴圖 47
圖2-4(3) 下肢內側經穴圖 48
圖2-4(4) 下肢外側面經穴圖 49
圖2-4(5) 大腿前面經穴圖 50
圖2-4(6) 大腿後面經穴圖 51
圖2-4(7) 大腿前內側面經穴圖 52
圖2-4(8) 大腿外側面經穴圖 53
圖2-4(9) 小腿前面經穴圖 54
圖2-4(10) 小腿後面經穴圖 54
圖2-4(11) 小腿內側面經穴圖 55
圖2-4(12) 小腿外側面經穴圖 55
圖2-4(13) 足背面經穴圖 56
圖2-4(14) 足底面經穴圖 56
圖2-4(15) 足內側面經穴圖 57
圖2-4(16) 足外側面經穴圖 57

■ 第五節 耳針穴位圖 58
圖2-5(1) 耳廓前外側面穴位圖 58
圖2-5(2) 耳廓後面穴位圖 59
圖3-1(1) 任脈、督脈經穴圖(頭頸軀幹部) 60
圖3-1(2) 任脈、督脈經穴圖(上部) 61
圖3-1(3) 任脈、督脈經穴圖(下部) 62
圖3-2(1) 足少陰腎經腹部經穴圖(前正中線旁開0.5寸) 63
圖3-2(2) 足少陰腎經經穴圖(上部) 64
圖3-2(3) 足少陰腎經經穴圖(下部) 65
圖3-3(1) 足少陰腎經、足陽明胃經經穴圖(前正中線旁開2寸) 66
圖3-3(2) 足少陰腎經經穴圖(胸部) 67
圖3-3(3) 足陽明胃經經穴圖(腹部) 68

圖3-4(1) 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經穴圖(前正中線旁開4寸) 69
圖3-4(2) 足陽明胃經經穴圖(胸部) 70
圖3-4(3) 足太陰脾經經穴圖(腹部) 71
圖3-5(1)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圖Ⅰ(後正中線旁開1.5寸) 72
圖3-5(2)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圖Ⅰ(上部) 73
圖3-5(3)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圖Ⅰ(下部) 74
圖3-6(1)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圖Ⅱ(後正中線旁開3寸) 75
圖3-6(2)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圖Ⅱ(上部) 76
圖3-6(3) 足太陽膀胱經經穴圖Ⅱ(下部) 77
■ 第一節 頭頸部經穴斷面圖 78
圖4-1(1) 睛明穴橫斷面圖 78
圖4-1(2) 上關穴橫斷面圖 79
圖4-1(3) 鼻通穴橫斷面圖 80
圖4-1(4) 迎香穴橫斷面圖 81
圖4-1(5) 翳明穴橫斷面圖 82
圖4-1(6) 地倉穴橫斷面圖 83
圖4-1(7) 風府穴、風池穴橫斷面圖 84
圖4-1(8) 天容穴橫斷面圖 85
圖4-1(9) 廉泉穴橫斷面圖 86
圖4-1(10) 人迎穴、扶突穴橫斷面圖 87
圖4-1(11) 承泣穴、四白穴矢狀斷面圖 88
■ 第二節 軀幹部經穴斷面圖 89
圖4-2(1) 雲門穴橫斷面圖 89
圖4-2(2) 天突穴橫斷面圖 90
圖4-2(3) 庫房穴橫斷面圖 91
圖4-2(4) 周榮穴橫斷面圖 92
圖4-2(5) 神藏穴橫斷面圖 93
圖4-2(6) 膺窗穴橫斷面圖 94
圖4-2(7) 膻中穴橫斷面圖 95
圖4-2(8) 步廊穴橫斷面圖 96
圖4-2(9) 鳩尾穴橫斷面圖 97
圖4-2(10) 巨闕穴橫斷面圖 98
圖4-2(11) 上脘穴橫斷面圖 99
圖4-2(12) 中脘穴橫斷面圖 100
圖4-2(13) 建里穴橫斷面圖 101
圖4-2(14) 下脘穴橫斷面圖 102
圖4-2(15) 水分穴橫斷面圖 103
圖4-2(16) 天樞穴橫斷面圖 104
圖4-2(17) 陰交穴橫斷面圖 105
圖4-2(18) 氣海穴橫斷面圖 106
圖4-2(19) 石門穴橫斷面圖 107
圖4-2(20) 關元穴橫斷面圖 108
圖4-2(21) 中極穴橫斷面圖 109
圖4-2(22) 曲骨穴橫斷面圖 110
圖4-2(23) 大椎穴橫斷面圖 111
圖4-2(24) 肺俞穴橫斷面圖 112
圖4-2(25) 厥陰俞穴橫斷面圖 113
圖4-2(26) 心俞穴橫斷面圖 114
圖4-2(27) 督俞穴橫斷面圖 115
圖4-2(28) 膈俞穴橫斷面圖 116
圖4-2(29) 胃脘下俞穴橫斷面圖 117
圖4-2(30) 肝俞穴橫斷面圖 118
圖4-2(31) 膽俞穴橫斷面圖 119
圖4-2(32) 脾俞穴橫斷面圖 120
圖4-2(33) 胃俞穴橫斷面圖 121
圖4-2(34) 三焦俞穴橫斷面圖 122
圖4-2(35) 腎俞穴橫斷面圖 123
圖4-2(36) 氣海俞穴橫斷面圖 124
圖4-2(37) 大腸俞穴橫斷面圖 125
圖4-2(38) 關元俞穴橫斷面圖 126
圖4-2(39) 上M橫斷面圖 127
圖4-2(40) 次M穴橫斷面圖 128
圖4-2(41) 中M穴橫斷面圖 129
圖4-2(42) 下M穴橫斷面圖 130
圖4-2(43) 長強穴橫斷面圖 131
■ 第一節 上肢部經穴斷面圖 132
圖5-1(1) 左側肩y穴矢狀斷面圖 132
圖5-1(2) 左側俠白穴橫斷面圖 133
圖5-1(3) 左側尺澤穴橫斷面圖 134
圖5-1(4) 左側手三里穴橫斷面圖 135
圖5-1(5) 左側上廉穴橫斷面圖 136
圖5-1(6) 左側下廉穴橫斷面圖 137
圖5-1(7) 左側孔最穴橫斷面圖 138
圖5-1(8) 左側臂中穴橫斷面圖 139
圖5-1(9) 左側F門穴橫斷面圖 140
圖5-1(10) 左側二白穴(內側穴)橫斷面圖 141
圖5-1(11) 左側間使穴橫斷面圖 142
圖5-1(12) 左側內關穴橫斷面圖 143
圖5-1(13) 左側列缺穴橫斷面圖 144
圖5-1(14) 左側通里穴橫斷面圖 145
圖5-1(15) 左側陰F穴橫斷面圖 146
圖5-1(16) 左側神門穴橫斷面圖 147
圖5-1(17) 左側腕骨穴橫斷面圖 148
圖5-1(18) 左側魚際穴橫斷面圖 149
圖5-1(19) 左側合谷穴橫斷面圖 150
圖5-1(20) 左側勞宮穴橫斷面圖 151
■ 第二節 下肢部經穴斷面圖 152
圖5-2(1) 左側環跳穴橫斷面圖 152
圖5-2(2) 左側陰廉穴橫斷面圖 153
圖5-2(3) 左側承扶穴橫斷面圖 154
圖5-2(4) 左側殷門穴橫斷面圖 155
圖5-2(5) 左側風市穴橫斷面圖 156
圖5-2(6) 左側伏兔穴橫斷面圖 157
圖5-2(7) 左側血海穴橫斷面圖 158
圖5-2(8) 左側陽陵泉穴橫斷面圖 159
圖5-2(9) 左側膽囊穴橫斷面圖 160
圖5-2(10) 右側足三里穴橫斷面圖 161
圖5-2(11) 左側闌尾穴橫斷面圖 162
圖5-2(12) 左側上巨虛穴橫斷面圖 163
圖5-2(13) 左側豐隆穴橫斷面圖 164
圖5-2(14) 左側築賓穴橫斷面圖 165
圖5-2(15) 左側光明穴橫斷面圖 166
圖5-2(16) 右側三陰交穴橫斷面圖 167
圖5-2(17) 右側復溜穴橫斷面圖 168
圖5-2(18) 左側解谿穴橫斷面圖 169
圖5-2(19) 右側商丘穴橫斷面圖 170
圖5-2(20) 左側太衝穴橫斷面圖 171
圖6-1 迎香、顴M穴CT掃描圖 173
圖6-2 扶突、天窗穴CT掃描圖 174
圖6-3 中府穴CT掃描圖 175
圖6-4 合谷穴CT掃描圖 176
圖6-5 環跳穴CT掃描圖 177
圖6-6 足三里穴CT掃描圖 178
圖6-7(1) 內關穴的顯微結構  179
圖6-7(2) 內關穴的顯微結構 180
圖6-8 列缺穴的顯微結構 181
圖6-9 隱白穴觸覺小體 181
圖6-10 公孫穴環層小體 181
圖6-11 三陰交的示小神經束 182
圖6-12 足三里穴“針感”點的結構(一) 182
圖6-13 下巨虛穴的肌梭 182
圖6-14 足三里穴的肌肉上神經末梢 182
圖6-15 足三里穴“針感”點的結構(二) 182
圖6-16、17 家兔足三里的示乙醯膽鹼脂活性 183
圖6-18 兔耳電泳點X線顯微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