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學快速學習:疾病、檢查與復健對策

4511-001c/ 9861260420

ISBN/ 9861260420 作 者/ 出版商*黃順聰/ 合記出版年代/ 版次2004/ 1

定價NT$ 420
NT$ 378
數量

頁數:217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黑白

簡介:
精湛的骨科學參考書,可以不用像骨頭一樣又大又重,卻可以像骨頭一樣的架構緊密、精準細緻。本書是專為物理治療學生、臨床醫師,醫師助理、運動訓練員設計的一本關於骨科疾病、檢查、復健的口袋錦囊書,只要讀者願意探囊,完美有效的治療法寶盡在其中。

簡介:
骨科學一覽:一本有關骨科疾病、檢查、復健的口袋書。本書專為物理治療學生及臨床醫師設計,且對醫師助理 (physician assistants)、第一線的醫師與運動訓練員也有所幫助。本書的目的乃是提供骨科相關疾病的快速指引,內容包括診斷的特徵 (characteristics of a diagnosis)、臨床表徵與症狀 (signs and symptoms)、檢查結果 (examination findings)、常見的特定檢查 (common special tests) 與復健方法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等。
這是一本簡明的小書,使得臨床醫師不用去查閱其他參考書,即得以根據一些基本的病理、治療知識給予患者有效的幫忙。這是一本濃縮精華的小書,其前提是假設讀者對於一些基本常識、患者檢查與治療技巧都有某種程度的了解。
本書是依解剖位置,再依診斷與病理學分成幾部份,由肩膀開始直到足部與腳踝。書中也包涵了一些特定檢查,但不包括那些為肌肉緊繃所設計的檢查,如Thomas’檢查與Ober掇檢查。某些檢查可應用在許多部位,但它們僅會列在最相關的章節裡。我們鼓勵讀者為了確實做好鑑別診斷,在不論遠端、或近端解剖區域都多做做這些檢查。某些平常不常用到的檢查/治療,如放射學檢查、類固醇注射等也被納入書中。這並非期待非醫師的讀者也使用這些,而是如此一來使書中的處理方法更為完善罷了。總之,這本書的主要目標是要儘量簡潔,且成為一本快速指引或輔導文件。若需要詳細資料,請讀者自行查閱參考文獻。
一些常見的手術與術後治療也包涵在書中:我們使用一些簡短的描述及常見治療使臨床醫師熟悉它們。但因為手術技巧因人而異,所以手術步驟很少被提及,基於同樣的理由,治療上也常是因人而異。非手術的治療亦是如此。此外,將一些不常見的病變納入書中,其目的是使臨床醫師多些鑑別診斷的空間。
附帶一提,除非不適用,否則所有治療均應包括教育病患(例如:避免加劇因子)、個人家庭運動計劃和善盡告知病患等義務等。
本書也包含了一章放射學的部份,其目的在於使臨床醫師懂得評估骨骼排序 (alignment) 而有助於處理一些生物力學的問題。這並非意指我們要取代放射科醫師的判讀或是做超出我們專業領域的事。
本書的資料內容是由幾個來源編輯而成,詳見後面參考文獻部分。我很希望把本書內容所引述的原著都一一列出,但實際上卻是行不通的。但希望我這個想法能當做實証醫學的一個源頭,刺激讀者擴展他們找尋原著的興趣!
我們所呈現在此的是一個折衷的病患處理方法,但不應是僅有的一種。因為治療乃是根據經驗與科學原理而來,並不能說別種方法就沒有用或是所有的治療都在此表格 (treatment box)裡這種話。大多數的物理治療都列在書中,但你應該用最少的治療就達成效果。例如,對於一個後脛肌肌腱炎的病人,你不須同時使用離子透入法 (iontophoresis) 與音波透入法 (phonophoresis),雖然這兩種治療都列入此疾病中!而該選用何種治療則要視許多不同因素而定,包括可使用的設備、病患舒適程度、是否用超音波較電療有效等等。此外,某些疾病則適用些較奇怪的訓練方法,尤其是對於運動員族群,但這類療法則不建議用在年老的病患身上。
治療的選擇視個人而有所不同,且須根據病患忍受力、先前病史、年紀、職業、治療經驗、復健方式、疾病階段、隨之而來的問題、可獲得的資源等。另外你也應該注意是否有重要的陽性發現 (positive finding) 未獲適當的醫療,若有,則物理治療切勿開始。(例如陽性的alar檢查)。
有些診斷並不列在其特定類別中,這是為了方便鑑別診斷著想。其中梨狀肌症候群就是一例,在解剖上此病應當是屬於髖部 (hip),但卻被放在下背痛裡討論,就是因為它的臨床表徵與症狀很像是從脊椎來的。
雖然這本書的規格是親近使用者 (User-friendly) 的格式,且也依疾病分類為表格格式,以一覽某疾病的重點,但卻常發生病人不會呈現表格中所有特徵的情形。這是可預期的,因為患者族群各異,且可能同時存在其他疾病,並非所有患二頭肌肌腱炎的患者都有相同的臨床表徵。因此要了解,你並不能把一個病人的症狀套入某表格內以求診斷此病。把自已的病人標示為這是我的“肩膀病人”是不可取的。同樣的道理,所有的治療也都必需因人而異。
最常見且有特徵的骨科病變都已列入書中,不管病人表現出來的特徵相較於列出的內容是較少或較多。都仍適用於此表格做臨床決策 (decision-making)。此內容可適用於評估(如確認病人究竟是何種疾病)與治療(選擇一種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法)。
本書有以下幾個目的:
. 要確認某病人的臨床發現。
. 要確定你已做了最重要的檢查。
. 確認是否有其他臨床表徵/症狀要檢查。
. 確認是否已做了所有必要的治療。
. 建立鑑別診斷。
. 恢復記憶。
. 應用於課堂上或臨床上。
例如,一個病人有下肢麻木的情形,本書就提供了快速的指引來尋找可能病因。先找尋腰部疾病,找“臨床表徵/症狀”的部份,看病患有的症狀。找出大致相符的疾病並做鑑別診斷。接著你就可先得到一個假設,再做一些特定檢查來確認或排除診斷。當評估清楚化,就可擇一適合病人的方法做處理。所以,我們已為此病人的問題找到最合理的原因、最適當的處置、典型的症狀、為了鑑別診斷而做的特定檢查與一系列的後續處理。
有某些列出的診斷連治療師都很少見過,但它們仍被提及。因為我們要知道此病到底是如何表現,治療該如何做?與期待它後續發展為何。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增加鑑別診斷與使我們了解病人功能失調的大致狀況。
雖然目前物理治療的趨勢是殘癈模式 (disablement model),我仍選擇了另一條路走。我願與大家分享“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Journal of Orthopaedics and Sports Physical Therapy) 總編輯Richard Di Fabio的觀念:「對於放棄疾病的病理解剖模式,我們應再三思量。」因為這會大大減少我們追尋病患問題根源的慾望。我深信:藉著我們的知識,我們定可完美的找出患者功能失常的根源且給予病人合乎邏輯的治療,而這也是這本書裡我們所想呈現的。

目錄:
關於作者 I
簡介 II

第 一 章 肩部疾病、手術、與特定檢查(黃順聰 編譯)
第 二 章 手肘疾病與特定檢查(黃順聰 編譯)
第 三 章 腕部與手部疾病與特定檢查(黃順聰 編譯)
第 四 章 顳顎關節疾病與手術(黃順聰 編譯)
第 五 章 頸部疾病與特定檢查(黃順聰 編譯)
第 六 章 胸部疾病(葉育文 編譯)
第 七 章 腰部疾病與特定檢查(葉育文 編譯)
第 八 章 薦腸與腸薦關節疾病與特定檢查(葉育文 編譯)
第 九 章 髖部和腿部疾病與特定檢查(葉育文 編譯)
第 十 章 膝部疾病與特定檢查(葉育文 編譯)
第十一章 踝部疾病與特定檢查(葉育文 編譯)
第十二章 足部疾病與特定檢查(葉育文 編譯)
第十三章 對於非醫師的骨科放射學檢查(黃順聰 葉育文 編譯)
附錄
縮寫一覽表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