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診與評估技巧:利用觸摸來評估與診斷(附CD-ROM)(Palpation and Assessment Skills 2/e)

464P-001C/9789861264097

ISBN
9789861264097
作者/出版社
黃博靖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07/1

定價NT$ 1,500
NT$ 1,350
數量

作(譯)者: 黃博靖/柯怡安/徐宛鴻/林亞蓉/林吟臻/石又/林盈禎/林書如/楊書響

頁數:392    裝訂:平裝  開數:16K  印刷:雙色

圖:89 
表:1

隨書附贈的光碟,主要內容為評估技巧的示範影片、圖片及原文,只要是書上標有光碟圖示的評估技巧,就可以在光碟中找到對應的影片及原文。讀者閱讀本書的同時,搭配光碟中的示範教學,將更容易習得觸診與評估技巧!

簡介:
在徒手治療中,觸診是徒手評估與治療的基礎,讀者於操作時要先學會巧妙敏感的觸摸技術,並對觸診後的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如果單從書內文字或插圖學習,是相當困難的,所以本書特別配合CD-ROM,利用CD-ROM實體的示範,提供更有效且更便利的學習。對於有興趣此領域或想習得觸診技巧的人及專業徒手的治療師是相當基本的技術性用書。

本書九大特點
‧涵蓋所有組織和系統的觸診和評估,包含皮膚、肌肉組織,以及脊椎與骨盆。
‧引導學生練習各種不同的觸診技巧。
‧詳細描述所有的觸診技巧,並附有插圖,甚至在CD-ROM中還可找到影像檔。
‧每一個技巧都附有練習題,並有自我評量的練習。
‧指導初學者利用正確的方式來操作各項技巧,並提供額外的技術來增進其基礎知識。
‧可以預期其評估的結果。而影像檔也有助於學生增進技巧。
‧由非常專業的治療師與教授編撰而成,讓讀者在家和在臨床中也可以習得研討會的課程。
‧採雙色列印,可以幫助學生清楚地區分本文和圖片中的練習項目。
‧包含CD-ROM,可以輔助書本中的不足。

目錄:
隨書附贈的光碟裡有示範評估技巧的影片,只要是書上有光碟圖示的評估技巧就可以在光碟中找到對應的影片。如果要觀看光碟中的影片,只要在光碟中點選對應的圖示就可以了。這片光碟是與書本一起使用的,並沒有單獨販售。

原序
譯者序
譯者簡介
前言
貢獻者
專有名詞

特別主題一  使用適當的壓力(與肌筋膜疼痛指標,MPI)
第 一 章  目標─觸診能力
特別主題二  構造與功能:可分開嗎?
第 二 章  觸診精確度─幻想或事實?
特別主題三  視覺評估,優勢眼及其他論點
第 三 章  觸診之基本原則
特別主題四  反射及針灸穴位的型態學
第 四 章  皮膚的觸診及評估
特別主題五  如何辨別是肌肉還是關節所造成的問題
第 五 章  肌肉結構變化的觸診
特別主題六  紅、白與黑色反應
第 六 章  細微動作的觸診(包含腦脊髓液、能量及「組織是否有記憶?」)
特別主題七  評估硬膜受限
第 七 章  神經系統異常機械張力評估
特別主題八  疼痛的來源─是反射還是局部的疼痛?
第 八 章  簡介功能性觸診
特別主題九  關節副活動/「終點感覺」/活動度:是什麼?
第 九 章  觸診與評估關節(包含脊椎和骨盆)
特別主題十  叩擊觸診法
第 十 章  內臟觸診與呼吸功能評估
特別主題十一 傳統中醫脈搏的觸診
第 十一 章 非觸碰性觸診
特別主題十二 過度換氣
第 十二 章 觸診與精神狀態

附錄:Chapman所提到神經淋巴反射點的位置

原序:
侵入性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已經侵蝕到長期發展的觸診技術。但是每一個母親都知道她可以用溫暖的雙手撫慰她憂慮的小孩,通常許多祖母都會去照顧新生兒,去抱他們、撫摸他們、跟他們玩、使他們舒服,並用手一次一次地測量小孩的體重與發展情況。而指引她們的導師便是直覺。所以,儘管醫師和治療師擁有許多技術,但是千萬不要捨棄這種直覺。機器手臂變得比護士或醫師細心照護的雙手更便宜、更普及且更耐用是不可能的。
雖然A. T. Still已經用最好的專業技術去醫治他三位罹患脊髓腦膜炎的親密家人,但是在他們辭世之後他就放棄行醫了。就在世界大戰期間,他發現自己在面對被急性疾病攻擊的士兵是多麼的無助,當時他的憂傷就已經開始萌芽。但是他解釋道:如果上帝讓這樣的疾病橫行,也一定會有消滅它們的方法。所以他開始研究的歷程。他費盡心力詳細地研讀人體解剖學,從中了解到人體的結構與功能,而且知道需要精確地維護整體的身體組織才能有效地保持健康。更進一步來說,病人是一個整體,一個動態的功能單位。所以生命和疾病被視為一體的兩面,有事物阻礙我們自由和行動時,這一整體就會往疾病的一方傾倒。由於活動是我們人體的基本功能,當我們無法活動時就可能產生疾病。而這些形成了A. T. Still對於骨科疾病的中心思想。
整體結構和其生理學的動作讓William Garner Sutherland產生靈感,在顱骨機械結構研究讓他發現蝶鱗骨關節 (sphenosquamous articulation) 不可思議之處-「其關節的斜面就像魚的鰓一樣,是因應呼吸運動而產生的關節結構。」如同他原來的老師Dr Still,Sutherland也深入地研究顱骨解剖學-包含了骨頭、膜、液體、神經系統和它們透過脊椎到達薦椎的範圍。
最後,他們了解了身體中顱骨和脊椎內的筋膜系統 (fascial system),認識腦脊液和淋巴系統之間的關係,也回到了要把病人看成是一個動態的整體這樣的觀念裡面。
活動 (motion) 是測量健康和機能失調 (dysfunction)、有生氣或是疲勞、感覺有趣或是絕望、到最後是生或是死的測量工作。活動可以是外在的、可以看到的、主動產生的,其會被疾病所限制,也會因為辛勤的訓練而加強。活動的範圍可以用當時肌肉骨骼系統的狀態來作為評估的標準,而且可以用有療效的方法 (therapeutic modality) 來鍛鍊增強。
而影響病人健康和安樂的活動中,有一塊更加廣大、更重要的區域,它們出自身體內在、看不到、形體精妙,而且在我們睡醒之間運轉不息。從我們嘴巴吃進去的食物會被消化、選擇性地被吸收,或是經由消化系統排放出去。從心臟打出的血液會經過肺臟之後會攜帶氧氣,並且充滿活力地送到身體從頭到腳的每一個細胞。生殖系統也有它自己規律性的活動,從準備每個月的月經週期,到精子藉由與生俱來的驚人的活動力在精確的時間內使卵子受精,經過一連串的快速發展,直到生長完全的新生兒藉由強力且規律的收縮產生進到這個世界。而身體內的水系統也是藉由內在腎臟系統的規律活動來加以維持。每一個內在、看不到、不受意識控制的系統安靜而有效律地作用,消除體內那些會擾亂、分散或中斷規律性地非意識控制的因子。
但是呼吸系統就有一點不同了,它有一個內在、不受意識控制的頻率,並且對於大氣裡的氣體成分高度敏感,而且身體內在對氧的需求會有所變動。它可以在一個時間內用意志中斷,這段時間主要取決於其他內在系統,並不能永遠停止呼吸,而且到最後主要呼吸機制 (primary respiratory mechanism, PRM) 會掙脫意識的掌控。
Becker對於如何觸摸這些內在系統提供了鮮明的方向,他藉由搜尋身體想要告訴他的資訊來診斷病人。如果想要使用Becker的方法檢查病人,就要了解病人身體內蘊藏的潛力和操作者 (operator) 所有的知識背景 (fulcrum)。但是,我們要觸摸到的是什麼呢?
許久以來,我們一直知道內在中樞神經系統會以緩慢的頻率運動;而且在1845年由Magendie第一次描述出來。而Sutherland也了解腦脊液是以緩慢的頻率擾動著 (fluctuating motion)。他一開始是先想到關節的機械結構會促進呼吸運動,接著顱骨和硬腦膜會與呼吸系統結合而產生交互作用。已經有報告指出所有年齡的病人有可以被觸摸到顱骨的運動。在1971 (VF) 年,有人記錄下來顱骨規律的運動。可以把顱骨的動作想成是骨縫 (suture) 之間位置的小小改變:也就是說,顱骨的運動事實上是發生在骨縫的地方。已經有人清楚地描述出顱骨的動作是以每分鐘6-15次的頻率規律地發生 (Chaitow 1999; Moskalenko 2000)。
要了解PRM的根本是在於這些骨頭的動作,這需要先知道這些內在力量的作用方式,也就是血管的張力 (vascular tone) 和顱骨和脊椎骨內腦脊液循環的方式。Still說:「動脈的運行是最大的力量,而腦脊液則是受動脈掌控 (the rule of the artery is supreme but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is in command)。」經頭顱都卜勒顯影 (Transcranial Dopplerography) 加上生物電阻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的偵測已經證實上述觀點,而且也確定證實了熟練地運用治療性的觸摸可以提昇CV和CSF的活動。我們可以藉由一些客觀參數和從光譜分析 (spectrum analysis) 得來的結果來描述PRM的基礎面貌,這些方法最適合拿來分析慢速的擾動 (fluctuation) 與變動的頻率和振幅 (Moskalenko 2001)。這些控制參數所產生的相互關聯會在不同的時間供應大腦新陳代謝所需的資源,與維持大腦的水平衡。它們也負責維持腦組織與顱骨的活動。就如同Still長久所講的,大腦是發電機 (the brain is the dynamo)。
功能性的觸診 (Functional palpation),也就是評估主要呼吸機制,是結構性的觸診 (structural palpation) 之後必定要做的。這可以讓我們知道某人主要的健康情況,以及內在生理情況的正向改變。它也可以讓我們知道其疾病產生的原因與適當的解決方法。結構性的觸診與本書所精確描述的知識可以讓觸診的人員清楚地了解病人受到了何種外力的衝擊與之後所產生的影響。透過內在的PRM活動,功能性的觸診可以讓我們知道該病人治療的潛力,也就是病人恢復的前路。要發展出「會思考、感覺、看視和聰明的手指 (thinking, feeling, seeing, knowing fingers)」,然後「勇往直前、觸摸病人 (be up and touching)」 (Sutherland)。

San Diego, CA, USA Viola M. Frymann

譯者序:
這是一本值得再三閱讀與應用的臨床用書

當我們拿到「觸診與評估技巧」這本書的時候,心中浮現出來的就是這樣的感覺。本書提到了相當多的觸診與評估的方法,有些是屬於物理治療所熟悉的肌肉、筋膜、關節等評估方式,有些篇幅則涉及了中醫、內臟的診斷、腦脊髓液、以及硬腦膜等方面的評估手法。觸診技巧對於臨床的治療師是相當重要的,不同的學派與領域有各自專長的疾病與部位,一般來說,擅長於某一個學派的評估方式即可以應用在大部分的病人身上;然而,多認識一個學派的評估手法更可廣收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之效。

「做,就對了」是本書的最高指導原則

然而,光是閱讀本書仍嫌不足,因為練習才是熟識各項手法之道。在本書中非常用心良苦的設計,就是在每一個部分都有適當的練習,讓讀者在閱讀其原理之餘,能有實做的機會。每一個練習與練習之間都有關聯,從淺入深,引領讀者進入各個門派的領域。所以,多閱讀成效有限,做,就對了。

我們將盡我們的能力將本書介紹給對觸診有興趣的人

對於外文書,多數人都有望文興嘆的感慨,這是因為英文乃非吾人之母語,更何況在各個領域的學派中有其獨特的語言與思想,要在短時間內理解與吸收實非易事。正如在之前譯作中所述,物理治療界需要更多對翻譯有熱誠的學者加入,如此才能對於快速提升國內物理治療師的能力與報酬有所助益。在翻譯的過程總是艱苦,有時為一二句語文思索再三,欲為讀者能順利閱讀與吸收,其中辛苦,冷暖自知。希冀我們的努力,能讓您的閱讀更加順利。也希冀國內的物理治療更上層樓。如有瑕疵,願能告知我們,一齊為物理治療而努力。

黃博靖

前言:
醫師∕治療師要如何使用治療的手法去學習精準地評估組織的狀態?要如何取得最佳的技巧,並有效率地觸摸病人的組織後得到想要的資訊?
這兩個問題的解決方法相當簡單:只要把本書精心設計的數百個練習重複操作,就可以精進你觸診的技巧,也可以獲得令人瞠目結舌的感受力。如同Frymann (1963) 所說的:「觸診不是由閱讀或傾聽得來的:它只可以經由觸診本身來學習。」學習的過程並不是只有艱辛的苦幹實幹,應該是充滿樂趣和驚奇的。當踏上探索人體組織的旅程時會感受到無比的刺激,並且也是充滿希望的;可以參考第一章中Ida Rolf's的例子。
把非特定的、「令人舒適 (wellness)」的按摩和其他設計來保健、放鬆或刺激感覺相似的方法丟到一邊,如果徒手治療 (manual treatment) 的確擁有療效,使用這樣的稱號是相當安全的,理想上,徒手治療會針對特定組織、區域或是個人的需要來加以處理。但是有時鬆散的徒手療法並不能達到理想的結果。
所以,確定組織和個人的需求是第一要務。不管目標是鬆動關節、重建關節的副活動 (joint play) 或活動度、放鬆緊張、縮短的組織、增加組織的循環或是引流、重建無力或是被抑制的肌肉組織、減弱激痛點 (trigger point)、開始緩解疼痛、或任何在一段範圍內的身體上工作 (bodywork) 都一樣;顯而易見的,治療師需要具備足夠的人體與機能失調 (dysfunction) 的知識,以及在治療前有能力判斷現況是否為「正常」。當決定要做哪種程度的治療時,都要依據醫師∕治療師之前的訓練和信念系統、透過問診、觸診、視診和評估蒐集來的資料才能決定。
不管運用何種方式治療,遇到任何局部的發現(肌肉、關節等),在治療之前都要十分自然地將它與病人整體的狀態和需要聯想在一起。在第九章中有關於評估方法的例子,藉由個人現行的能力去對治療的結果做出適當或不適當的反應等都是可以評估的,這是用組織中適應性代償 (adaptive compensation)∕去代償 (decompensation) 的程度當作準則來加以評估。在某些治療的系統-拿顱骨的骨科疾病(和∕或顱薦 (craniosacral)、薦-枕治療 (sacro-occipital therapies)-參閱第六章)或是神經肌肉的治療(參閱第五章)當作例子-評估和治療實際上是同步進行的,當感受到被觸摸的組織的反應時就要立即決定用何種治療方式介入。
不管是否用觸診和評估的方式來建立臨床治療的圖像 (clinical picture from which treatment flows),也不管評估∕觸診和治療是否同時進行,被評估的事物都是治療介入的基準點、是藉由測量的過程中所建立起的尺度、是可記錄的文件、理想上是可以測量的、亦是對目標組織現行狀態基本的(指的是治療之前)記錄。
有技巧的人會在觸診∕評估與治療之間反覆操作、合作無間,從這一點可以看出誰是真正擁有這項技巧的人。就如同在1997年第一版前言所提到的,這項能力通常被稱作為直覺的途徑 (intuitive approach)。在這裡指的是直覺並不是一個模糊而玄密的現象,而是描述一個「知道怎麼做 (knowing in action)」 (Schon 1984) 的名詞,這大概是指治療的技巧會從深度的理解和精密的行動中浮現出來,而這需要勤勞的練習才會獲得。
很明顯地,現在這些評估方式可以用科技來執行。病人可以用照相、攝影、掃描、X光和許多其他的方法來檢查,進而了解他們組織的現行狀態、功能和機能失調 (dysfunction) 的情況。生物技術有跳躍性的進步,而且有許多工具和設備,之前只有在醫院和大型的醫學機構有而已,現在私人的開業醫師和治療師也愈來愈多人有了,這些設備都可以幫助我們做臨床的應用。
所以觸診這項古老的技藝已經變得多餘了嗎? 難道包含客觀評估的評估方法已經過時而失去準頭了嗎?
最近這幾年,已經有人質疑過觸診的價值,也有研究指出測試觸診的準確度 (accuracy) 時,並不能百分之百重現一樣的結果。個人觸診的信度 (reliability) 和由專家們去觸診同一個病人或組織之間的一致性都讓人感到愈來愈多的疑慮。這些組織、建議個人的方法、以及教導和訓練的機構在第二章都看得到。
真相就是每個人所獲得的各項技巧都有許多的差異,而這些差異就決定了你是否可以成為一個擁有此技巧的人。這些差異包括:
‧教導此技巧的品質,特別是上手練習 (hands-on practice) 時的策略和方法;
‧個人學習此技巧時應用和練習的程度(所花的時間、重複的次數、專注和思考的程度、給練習者的測試和方法等);
‧學習解剖、生理和所運用這些知識在病人疾病上的程度,以及推演與下結論的程度。
本書保留了上百位擁有驚人技巧的行家的想法和方法,而且這些人是來自不同的治療背景。總括來說,儘管仍有人懷疑觸診的價值(參閱第二章),但是這些真實的徒手觸摸與評估的方法確實是無法用科技取代的。
建議你可以對著本書裡面的章節與練習操作看看(不要只做一次),將你的發現記錄下來,並且增進你的技巧。實際操作在人身上對學生而言是意義重大的,我們應該要永不停止地追求我們更精進的觸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