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筋膜手法操作手冊:初階-實作篇(Fascial Manipulation Practical Part - First Level 2e)

460-083C/9789863684572

ISBN

9789863684572

作者/出版社

*林時維.黃中麟.謝佩靜 / 合記

出版年代/版次

2022/1

定價NT$ 850
NT$ 765
數量
庫存不足
FM筋膜手法操作手冊:第三階-實作篇(Fascial ManipulationR Practical Part–Third Level 2E)
FM筋膜手法操作手冊:第三階-實作篇(Fascial ManipulationR Practical Part–Third Level 2E)
定價NT$ 900
NT$ 810
FM筋膜手法操作手冊:進階-實作篇(Fascial Manipulation Practical Part - Second Level 2E)
FM筋膜手法操作手冊:進階-實作篇(Fascial Manipulation Practical Part - Second Level 2E)
定價NT$ 950
NT$ 855
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Fascial Manipulation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2e)
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Fascial Manipulation for Musculoskeletal Pain 2e)
定價NT$ 750
NT$ 675

重量:0.85kg 頁數:328 裝訂:平裝 開數: 28 x 21 cm 印刷:彩色

*封底附密碼函,需先安裝FM APP登入序號才能使用(內容為額外補充的圖片)


簡介:

忙碌的現代人幾乎都曾經歷過肌肉緊繃或痠痛問題,透過義大利物理治療師Luigi Stecco,歷經40年臨床實作及研究驗證之「FM筋膜徒手鬆動術治療」,在確認疼痛動作後,找到相關的筋膜關鍵點,運用交叉鬆動手法治療,藉此改善長期的疼痛問題。本書的核心架構主要包含筋膜的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力學模型,並介紹6條肌筋膜序列和協調中心CC點,帶領讀者一窺常見動作產生的肌肉骨骼疼痛問題,以進行系統性治療。書中所提及每種動作的肌筋膜序列,皆輔以彩色圖文解說並可搭配FM APP新增的彩圖,有助於讀者快速理解並掌握整體脈絡。對於骨科、復健科醫師以及物理治療、運動療法相關執業人員而言,這絕對是一本非常適合臨床應用的實務指引。


序言(Foreword)

歡迎來到骨骼肌肉治療的新領域:一個迷人的筋膜世界。在整個人體中,筋膜形成了連續的張力網絡,覆蓋並連接每個器官、每條肌肉,甚至每條神經或細微的肌肉纖維。在被嚴重忽視的幾十年後,這種無處不在的組織已從「骨科科學的灰姑娘」,轉變為醫學研究領域中超級明星的角色。從21世紀的前幾年開始,於同儕審定的期刊中,關於筋膜的研究論文數量,幾乎呈指數增長。2007年10月在哈佛醫學院舉行的第一屆國際筋膜研究大會,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就如同神經膠質細胞研究領域的快速發展,現在全球公認,這種被低估的背景組織在健康和病理學中的作用比過去幾十年中估計的重要得多。

到目前為止,解剖學所介紹的筋膜就像每個醫學生都知道以及每個醫生都還記得的,即解剖課程中首先要清理的白色包膜,以便可以「看到一些東西。」解剖書籍也是同樣的為了清楚簡潔及秩序地呈現運動系統,一直在相互競爭盡可能完全並熟練地去除白色或半透明的筋膜。儘管學生喜歡這些吸引人的、紅色閃亮肌肉的簡化圖形,每個肌肉都附著在特定的骨骼點上,但當這些簡化的地圖幾乎與真實身體的感覺和活動無關時(無論是在醫療手術中或是治療性觸診),都一定會感到沮喪。

肌肉幾乎不會像我們教科書中的繪圖所示,將全部力量直接通過肌腱直接傳遞到骨骼中。相反的是將大部分收縮力或拉力分散到筋膜層上。

這些筋膜層將這些張力同時傳遞給主動肌和拮抗肌。因此,它們不僅使相應的關節變緊,甚至可能影響幾個更遠的關節區域。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臀大肌和闊筋膜張肌這兩個強大的肌肉,它們都會沿著大腿外側嵌入密集的筋膜層,稱為髂脛束。該組織是大腿筋膜包膜的一部分,稱為闊筋膜,其張力不僅影響外側腿筋和股四頭肌的張力,而且還會嚴重影響膝關節和整個小腿的活動。

在肌肉骨骼教科書中討論的簡單問題「是那些肌肉正在參與特定的運動?」,因此幾乎已經過時。肌肉不是功能上的單位,儘管這種誤解有多麼普遍。大多數肌肉運動反而是由許多單獨的運動單元所產生的,這些運動單元分佈在一條肌肉的某些部分以及其他肌肉的其他部分上。這些運動單元的拉力隨後被傳遞到筋膜層、腔室和肌腱的複雜網絡中,最終將它們轉換為人體的運動。我們的歷史教科書權威將能夠分別出多少條「肌肉」,或多或少地取決於解剖刀的手工技能。這些「肌肉」區別與這些結構可以執行哪些運動是無相關聯。

筋膜的硬度和彈性同樣地在人體的許多彈跳運動中產生重要的作用。首次的發現是經由對袋鼠、羚羊和馬的小腿組織的研究,現代超音波研究表明,筋膜回彈力在我們許多人體運動中,實際上起著相似的作用。您可以扔石頭多遠,可以跳多高,可以跑多久,不僅取決於肌肉纖維的收縮,還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筋膜網絡的回彈力特性在如何支持這些運動。

如果我們的筋膜網絡結構確實是肌肉骨骼功能中如此重要的因素,那麼有人會問: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以來一直忽略這種組織? 這個問題有幾個答案。一方面與新的影像和研究工具的開發有關,使我們現在能夠在活體內研究這種組織。另一個原因是筋膜組織在抵制解剖學研究經典方法的程度:意謂著將某些東西分解成可以計數和命名的獨立部分的程度。您可以合理地估計骨骼或肌肉的數量;然而,任何計算體內筋膜數量的嘗試都是徒勞的。筋膜體是一個大型的網絡器官,有許多腔室和數百個繩索狀的局部緻密化,腔室中有成千上萬個腔室,這些腔室都通過堅固的隔膜和較疏鬆的結締組織層相互連接。

筋膜的這種「無法掌握性」也反映在整個文獻中所使用的許多不同術語中,何者描述了「筋膜」一詞應該包括哪些確切的組織類型。是肌內膜層還是淺筋膜可被視為筋膜(或更確切地說是疏鬆的結締組織),還是僅應包括緻密的不規則結締組織層,這似乎取決於每位作者的個人觀點。因此,讓我向您介紹在第一屆筋膜研究大會上提出的新筋膜定義。

「筋膜」一詞在此描述了穿透人體的結締組織系統的軟組織成分。這不僅包括緻密的平面組織層(如膈膜、關節囊、腱膜、器官囊或支持帶),也可以稱為「筋膜本體」,而且還包括局部緊密化的韌帶和肌腱形式。此外,它還包括較軟的膠原結締組織,例如淺筋膜或肌肉最內層的肌內膜。

儘管並非所有人都對這種新名詞感到滿意,但它為這領域提供了許多重要的好處。筋膜組織被視為是一種相互連接的張力網絡,其纖維排列、密度是適應局部的張力要求而定,而不必在關節囊及其緊密相關的韌帶及肌腱(以及相互連接的腱膜、支持帶和肌內筋膜)之間劃出(通常是人為的)分界線。這個名詞非常適合「筋膜」的拉丁詞義(捆綁、繃帶、綁帶、聯合、連結彼此),並且與非專業人士對「結締組織」一詞的理解相似(不同於醫學及生物科學家,其中結締組織是包括軟骨、骨骼甚至血液)。

本書的作者在此動態的筋膜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以多種方式展示出筋膜是比以前所認為的更加「活躍」。筋膜的活動性至少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是其主動收縮的能力;正如我們(德國Ulm大學的筋膜研究計畫)與Ian Naylor(英國的Bradford大學)所進行的老鼠及人體筋膜實驗結果。另一方面是作為感覺器官的特性,筋膜已被發現是密集地被許多感覺神經末梢所支配,這包括機械感受器和疼痛感受器,它們可能成為急性肌筋膜疼痛症的來源。如果用上述更廣泛的定義及術語來理解,筋膜則是最大分佈的感覺器官之一。筋膜絕對是最重要的本體感受器官,也是我們「體現感(embodiment)」的的來源。

Stecco家族(本書的兩位作者)已成為這個新領域的推手。他們的第一本書《肌肉骨骼疼痛的筋膜操作治療術:針對肌肉骨骼疼痛處置》(Piccin,2004年)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並且很快就在肌筋膜治療師和體能教練間流傳。因此,不令人感到意外地,他們在2007年哈佛筋膜研究大會上的演講,以其科學的質量和深遠的影響而獲得特別獎。我毫不懷疑,這本新書不僅會加深第一本書的理論和解剖學細節,而且還會對它們的治療技術,進行精確的描述。它將對整個操作治療領域產生重大影響。

本書作者們提出了一種新穎的理論模型,提出在筋膜網絡中特定區域(協調中心,感知中心和融合中心),使筋膜參與了神經肌肉的協調工作。儘管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型,但它呈現的方式確是非常令人信服。本書所提供支持這種有趣模型的證據,不僅涵蓋了已確證的系統發育學和神經生理學細節,還包括數千小時的解剖研究,都是由該方法的最初創始人Luigi Stecco和他的女兒Carla Stecco醫學博士和兒子Antonio Stecco醫學博士們所進行的。

他們在大體解剖的勤奮研究導致了一些新的解剖學發現和描述,這些發現和描述都已發表在有同儕評審的科學解剖學期刊上。任何在過去的幾年中有關注筋膜的新興科學文獻的人,都會注意到這些重要的貢獻。這個家庭團隊詳細研究了筋膜的形態和分布,這不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還產生了新穎的描述和發現,為本書中介紹的神經筋膜協同的新模型提供了支持證據。

儘管這些發現為他們的研究提升了很高的可信度,但仍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說服科學界,這種新概念的充分可性度。無論未來會帶來什麼新進展,更加支持還是擴展此史書級的特定預測,這些都是令人興奮的年份。Stecco家族以及其他受筋膜研究啟發的團體對全世界的貢獻,已經促使一些世界領先的肌肉骨骼醫學專家親自進入筋膜研究領域。例如,海德堡大學肌肉疼痛專家Siegfried Mense教授最近開始將腰筋膜納入其神經支配和疼痛感受器研究中,並且已經發現了一些「非常有趣的細節」,並將很快發表。同樣,佛蒙特州著名的針灸研究Helene Langevin醫學博士目前正在使用超音波比較慢性背痛和健康人的筋膜形態。

本書的另一寶貴之處是,收錄大量的大體解剖照片,這些照片都經過非常良好處理,並顯示了一些從未詳細描述過的筋膜局部解剖學細節。不過,讓我提醒您,這些照片雖然很漂亮,但它們顯示出的身體,是比你自己還有被觸診的客戶更為乾燥。當從書本進入到面對真正的活體筋膜特性時,流體動力學是你的觸診及思考的重點。活體中的筋膜是比你可能想像的更要濕滑得多。

如果您是物理治療(或骨科、復健、運動療法等)領域的初學者,請留意不要在看電視時輕鬆翻閱。這本書是濃縮信息的金礦。如果您不小心跳過了一句話,很可能稍後您在嘗試理解以下幾頁的邏輯時,會很容易錯過此信息,因為這本書沒有太多冗餘。但是,我向您保證,即使是該領域的大多數專家,也都會以極大的興奮及愉悅的發現來閱讀本書。儘管有許多其他以不同的角度撰寫關於筋膜的書籍,但顯然本書設定了新的標準。我在此祝賀作者完成了有關筋膜操縱的最有價值和最豐富的書籍;還要感謝您親愛的讀者選擇這本書,以便更加了解真正令人著迷的筋膜及其操作。

Robert Schleip博士

筋膜研究計畫主任

德國Ulm大學

目錄(Contents)

縮寫 xii

第1章 筋膜解剖、筋膜組織學、生物力學模型 1

筋膜解剖 2

筋膜組織學 13

筋膜的生物力學 22

第2章 筋膜生理學、肌筋膜疼痛、筋膜操作術評估表 35

筋膜生理學 36

肌筋膜疼痛 48

筋膜操作術評估表 56

第3章 前向運動的肌筋膜序列 73

前向-頭部1肌筋膜單元 74

前向-頭部2肌筋膜單元 76

前向-頭部3肌筋膜單元 78

前向-頸部肌筋膜單元 80

前向-胸部肌筋膜單元 82

前向-腰部肌筋膜單元 84

前向-骨盆肌筋膜單元 86

前向-髖部肌筋膜單元 88

前向-膝部肌筋膜單元 90

前向-踝部肌筋膜單元 92

前向-足部肌筋膜單元 94

前向-肩胛肌筋膜單元 96

前向-肱部肌筋膜單元 98

前向-肘部肌筋膜單元 100

前向-腕部肌筋膜單元 102

前向-手部肌筋膜單元 104

前向運動序列的治療策略 106

第4章 後向運動的肌筋膜序列 107

後向-頭部 1肌筋膜單元 108

後向-頭部 2肌筋膜單元 110

後向-頭部 3肌筋膜單元 112

後向-頸部肌筋膜單元 114

後向-胸部肌筋膜單元 116

後向-腰部肌筋膜單元 118

後向-骨盆肌筋膜單元 120

後向-髖部肌筋膜單元 122

後向-膝部肌筋膜單元 124

後向-踝部肌筋膜單元 126

後向-足部肌筋膜單元 128

後向-肩胛肌筋膜單元 130

後向-肱部肌筋膜單元 132

後向-肘部肌筋膜單元 134

後向-腕部肌筋膜單元 136

後向-手部肌筋膜單元 138

後向運動序列的治療策略 140

第5章 內向運動的肌筋膜序列 141

內向-頭部1 肌筋膜單元 142

內向-頭部2 肌筋膜單元 144

內向-頭部2 肌筋膜單元(後側點) 145

內向-頭部3 肌筋膜單元 146

內向-頭部3 肌筋膜單元(後側點) 147

內向-頸部肌筋膜單元 148

內向-頸部肌筋膜單元(後側點) 149

內向-胸部肌筋膜單元 150

內向-胸部肌筋膜單元(後側點) 151

內向-腰部肌筋膜單元 152

內向-腰部肌筋膜單元(後側點) 153

內向-骨盆肌筋膜單元 154

內向-骨盆肌筋膜單元(後側點) 155

內向-髖部肌筋膜單元 156

內向-膝部肌筋膜單元 158

內向-踝部肌筋膜單元 160

內向-足部肌筋膜單元 162

內向-肩胛肌筋膜單元 164

內向-肱部肌筋膜單元 166

內向-肘部肌筋膜單元 168

內向-腕部的肌筋膜單元 170

內向-手部的肌筋膜單元 172

內向運動肌筋膜序列的治療策略 174

第6章 外向運動的肌筋膜序列 175

外向-頭部1肌筋膜單元 176

外向-頭部2肌筋膜單元 178

外向-頭部 3肌筋膜單元 180

外向-頸部肌筋膜單元 182

外向-胸部肌筋膜單元 184

外向-腰部肌筋膜單元 186

外向-骨盆肌筋膜單元 188

外向-髖部肌筋膜單元 190

外向-膝部肌筋膜單元 192

外向-腿部肌筋膜單元 194

外向-足部肌筋膜單元 196

外向-肩胛肌筋膜單元 198

外向-肱部肌筋膜單元 200

外向-肘部肌筋膜單元 202

外向-腕部肌筋膜單元 204

外向-手部肌筋膜單元 206

外向運動肌筋膜序列的治療策略 208

第7章 內旋運動的肌筋膜序列 209

內旋-頭部1 肌筋膜單元 210

內旋-頭部2 肌筋膜單元 212

內旋-頭部3 肌筋膜單元 214

內旋-頸部肌筋膜單元 216

內旋-胸部肌筋膜單元 218

內旋-腰部肌筋膜單元 220

內旋-骨盆肌筋膜單元 222

內旋-髖部肌筋膜序列 224

內旋-膝部肌筋膜單元 226

內旋-踝部肌筋膜單元 228

內旋-足部肌筋膜單元 230

內旋-肩胛肌筋膜單元 232

內旋-肱部肌筋膜單元 234

內旋-肘部肌筋膜單元 236

內旋-腕部肌筋膜單元 238

內旋-手部肌筋膜單元 240

內旋運動肌筋膜序列的治療策略 242

第8章 外旋運動的肌筋膜序列 243

外旋-頭部 1 肌筋膜單元 244

外旋-頭部 2肌筋膜單元 246

外旋-頭部 3 肌筋膜單元 248

外旋-頸部肌筋膜單元 250

外旋-胸部肌筋膜單元 252

外旋-腰部肌筋膜單元 254

外旋-骨盆肌筋膜單元 256

外旋-髖部肌筋膜單元 258

外旋-膝部肌筋膜單元 260

外旋-踝部肌筋膜單元 262

外旋-足部肌筋膜單元 264

外旋-肩胛肌筋膜單元 266

外旋-肱部肌筋膜單元 268

外旋-肘部肌筋膜單元 270

外旋-腕部肌筋膜單元 272

外旋-手部肌筋膜單元 274

外旋運動肌筋膜序列的治療策略 276

第9章 動作驗證及觸診驗證 277

比較性動作驗證 278

在軀幹進行比較性動作驗證:頸部節段 279

軀幹比較性動作驗證:腰部節段 280

軀幹序列抗阻力的動作驗證 281

軀幹動作驗證的捷徑 282

軀幹的姿勢分析 283

比較性動作驗證下肢:髖部節段 284

比較性動作驗證下肢:踝部節段 285

下肢阻力性動作驗證 286

下肢動作驗證的捷徑 287

下肢的姿勢評估 288

比較性動作驗證上肢:肱部 289

比較性動作驗證上肢:手腕節段 290

上肢阻力性動作驗證 291

上肢動作驗證的捷徑 292

檢測上肢姿勢的偏移 293

比較性觸診驗證 294

眼部節段兩側 295

上頷節段兩側 296

下頜節段 297

頸部節段 298

縱向比較性觸診驗證胸腰節段 299

縱向比較性觸診驗證腰部-骨盆節段 300

縱向比較性觸診驗證髖-膝節段 301

踝部節段 302

足部節段 303

肩胛節段 304

肱部節段 305

肘部節段 306

腕部節段 307

手部節段 308

結論 309

參考文獻 310